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題: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夏至啦

6月21日,農歷五月初八,北京地區白晝長達15小時,正午太陽高度達73°32」。說不完的夏至,又到啦!
從歷史說,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四大節氣之一。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能用土圭(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作為日晷,測量正午太陽影子長短以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每年日影最短的一天是夏至,日影最長的一天是冬至;春秋兩季,各有一天晝夜時間長短相等,是春分秋分。『日歷』『日晷』這樣的漢字,表明的是太陽歷。

從農事說,四個節氣到先秦發展為八個,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用陰歷(月亮歷)記時,用陽歷(太陽歷)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並把五天叫一候、三候為一氣,全年為七十二候二十四節氣,這要比分為十二月精密多倍,對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農耕文明,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農事技能。
從世界說,夏至是陽歷,全球都要過。在埃及,夏至這天,從獅身人面像看去,夕陽恰好在兩座大金字塔中間落下。在英國的巨石陣,夏至日站在巨石陣中心位置,能看到太陽從巨石陣之外的『踵石(Heel Stone)』上方冉冉昇起。在北美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美洲的真正主人至今仍然保留著夏至之日的祭祀音樂與舞蹈,紀念他們對太陽神的崇拜。
從科學說,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就利用夏至當天正午,太陽照射亞歷山大與亞斯文兩地的角度差,以及兩地的實際距離,計算出通過南北極的地球圓周長,與現代的結果僅相差1%!學霸可以在夏至這天,重做這一實驗,只須找兩個距離較遠的城市同步進行就行,可以看看自己計算結果的准確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