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乾線天津外環河出口閘
央視網消息 『先有三岔口,後有天津衛』。天津因河而起,因河而興。不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天津一度面臨水資源短缺,水質難以保證的境遇。2014年12月27日,長江水引入天津,如今,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已成為天津市主要飲用水源。
6月3日,『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實地感受南水北調工程為天津城市、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周日,天津市紅橋區龍禧園的劉麗娜在家燒上一壺自來水,周日的閑暇時光從一杯茶開始。劉麗娜出生於黑龍江,10歲時來到天津生活。『以前燒水用的水壺三四個月就一層水垢,燒出來的水顯得有些渾濁。現在好多了,水壺一年清理一次足夠了,泡出來的茶味道也更好了。』
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引江市南分公司泵站管理所技術負責人孫?介紹,目前和劉麗娜一樣,在天津市中心城區、環城四區、靜海區以及濱海新區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居民用上引江水,供水區域覆蓋14個行政區、1200平方公裡,約910萬市民從中受益,全市形成了一橫一縱、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水資源保障能力實現戰略性突破、達到新水平。
天津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運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崔海濤介紹,為管好南水北調工程,用好來之不易的引江水,天津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運行管理機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整合過程,為工程安全平穩運行提供了組織保障。
在法制建設上,天津市劃定了天津乾線水源保護區范圍,出臺了配套工程管理辦法,並在《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裡明確要求實行包括引江在內的引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
在制度建設方面,結合運行管理工作實際,陸續制定了涵蓋巡視巡查、安全生產、項目日常管養維護等各個方面的19項專項管理制度,編制完善了工程搶險、安全度汛和突發事件處置等3項應急專項預案及防控制度,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運行管理制度體系。
在設備維護管理方面,堅持做好工程日常維修維護,保證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確保投入運行的配套工程設施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安全輸水保證率達100%。重點做好專項維修工程建設管理,確保專項維修工程合格率達到100%。

工作人員在『三岔口』打撈河裡的漂浮物(攝\記者徐輝)
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肩負著從南水北調中線天津乾線取水後將水送至各大水廠,讓老百姓喝上甘甜的丹江水的使命。引江供水系統3年多來整體運行平穩、水質良好,累計收水25.73億立方米,水質常規監測24項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准及以上。
長江水給天津市帶來的還有城市水環境的改變,中心城區環境水質明顯好轉,4條一級河道共8個監測斷面全部優於V類水,實現100%達標。
同時,長江水進津加快了天津市地下水壓采進程,2015、2016兩年累計壓采地下水4757萬立方米,2016年深層地下水開采量降至1.76億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受水區地下水壓采總體方案》中明確的『天津2020年深層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在2.11億立方米』的目標。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