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水到渠成共發展】飲水思源!喝上甘甜丹江水,天津人民不忘反哺水源區
2018-06-04 10:52:52 來源:北青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北青網訊(記者 王程央)人們常說飲水思源,在喝上甘甜的丹江水之後,天津人民始終不忘反哺水源區,為水源區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6月3日,『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的記者團來到了天津,感受南水北調給這裡帶來的變化。

  喝上甘甜丹江水天津人民樂開花

  (圖為劉麗娜)

  6月3日上午,記者團一行來到了位於天津市紅橋區龍禧園小區居民劉麗娜的家中,聽她講述南水北調給天津人民帶來的變化。『以前水壺裡總是有水垢,有時候大片大片的水垢會從壺裡掉下來。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了。』提起今昔水質的差別,劉麗娜這樣說。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12月27日,引江水正式進入天津。天津人民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在此之前,天津人民曾深受水質不好的困擾。劉麗娜表示,以前澆花、洗衣服、喝水等日常用水都需要將水沈淀一下纔能繼續使用,而現在已經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了。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天津的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得到了有效補給,丹江水成為人們的生活用水,不僅水的口感從苦咸變為甘甜,而且天津的水環境在南水等『外援』水的匯入下獲得了新生。

  (圖為劉麗娜)

  在采訪的最後,劉麗娜對水源區以及為南水北調做出貢獻的人們表示了感謝。事實上,天津人不僅把感謝掛在嘴邊,還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水源區的感激之情。

  吃水不忘送水人天津反哺水源區

  『水源區把那麼好的水調來給我們喝,我們吃水可不要忘了送水人啊。』張愛雲老人沒事就喜歡和周圍的鄰居們念叨,她說自己要攢錢和兒子去丹江口水庫看一看,『去看看我們天津人的大水缸,再去看看那些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的移民群眾,我得當面和他們說聲謝謝。』

  (圖為天津外環河出口)

  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天津市作為受水地也一直在積極推進與陝西水源區的對口協作。

  2014年,天津印發了《天津市對口協作丹江口庫區上游地區工作實施方案》,2016年又把對口協作范圍擴大,在原有陝西省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28個縣(區)基礎上,增加了寶雞市的太白縣、鳳縣和西安市的周至縣,達到31個縣(區)。

  剛進入『十三五』,天津市就編制完成了《天津市對口協作陝西省水源區『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安排對口協作資金15億元。2017年就已投入對口協作資金3億元,實施生態環境建設、產業轉型昇級、社會事業、脫貧攻堅、經貿交流等5大類36個項目。

  (圖為航拍天津外環河)

  天津繼續加大對水源區大生態環保產業與工程支持力度。在漢中,建設漢江濱水生態公園,通過河道清淤疏浚等生態工程措施,有效修復漢江城區段水生生物資源,確保漢江出境斷面水質符合Ⅱ類以上標准;在商洛,建設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加強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保護丹江源頭水質。

  2016年6月,安康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中,天津市援建一座面積22757.8平方米的圖書館。『圖書館的建成,完善了學院配套功能,提昇了學院文化品位,滿足了教育教學和師生閱讀需求。』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黃緒山老師說,『通過援助,我們與天津市有關部門和天津人民,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年培養學生3000餘名,為安康市輸送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

  飲水思源,天津人民在喝上甘甜的丹江水之後,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反哺南水北調水源區,多管齊下,促進兩地經濟共同發展,實現水源區和受水區雙贏。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