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水鳥在希尼爾水庫水面嬉戲。在萬畝胡楊林的守護下,希尼爾水庫與周邊環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肖玉磊攝
新疆日報訊(記者夏青通訊員紀曉貞報道)5月29日,記者來到位於庫爾勒市以北20多公裡處的希尼爾水庫。水庫東岸邊萬畝胡楊林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水面上成群的水鳥覓食嬉戲。據了解,10多年前,這裡還是風吹黃土蔽日遮天、鹽鹼荒灘草木不生的蒼涼景象。
陶成保是這片胡楊林的播種者之一。2006年,陶成保與新疆塔裡木河流域希尼爾水庫管理局(以下簡稱水庫管理局)簽訂1萬畝生態林、經濟林的建設合同,在水庫東岸戈壁荒灘上栽下第一批樹苗。『這片地處在風口,風大、土壤環境較差。經試種發現,種胡楊拔高快,枝繁葉茂,還特別皮實,足以形成擋風的「牆」,我就選擇種胡楊。』陶成保說。
12年來,這項工作得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給予資金扶持,庫爾勒市林業局經常進行技術指導並撥付苗木補償款,這給陶成保的播綠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萬畝胡楊林默默守護著希尼爾水庫周邊的碧水藍天,成為庫爾勒市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研究員、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寧說:『這片生態林對保護水庫環境特別是水質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生態林地處沙漠與綠洲的邊緣地帶,對保護綠洲也有重要意義。』
水庫管理局局長雷進東表示:『正是有了萬畝胡楊、紅柳等樹木的遮擋,纔有效減少了水庫乃至庫爾勒市的熱輻射,空氣中的塵埃和顆粒物含量也明顯減少。特別是每年風季,這裡的沙塵小了,能見度高了,環境好了。』
目前,除了萬畝胡楊,陶成保還在小范圍內成功試種吊乾杏樹,下一步還計劃種植經濟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這裡已成為現實。『今年我已接到10萬株3至5厘米粗胡楊樹苗的預訂,預計能有不錯的收入,綠水青山正在成為金山銀山。』陶成保說。
萬畝胡楊林的茁壯成長是庫爾勒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庫爾勒市啟動北部生態長廊、杜鵑河生態濕地公園等生態建設工程,構建起綠色發展新格局。與此同時,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出臺生態輸水、遏制地下水超采、打擊非法開荒等一系列舉措,讓『塞外江南山水梨城』成為庫爾勒市的亮麗名片。
水庫管理局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弛說:『我們將健全多元化環保投入機制,吸引和鼓勵各方力量投身於水庫周邊生態林建設,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