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民是北新路橋集團新疆公路工程事業部的一名項目負責人,他負責的新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昌吉烏昌大道跨頭屯河大橋,即將完工。
天山網訊(記者 王晶晶 攝影報道)築路人李志民的37年從業生涯,是用一個個新疆交通建設項目串起來的。『走過自己修的公路、鐵路和橋梁時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支橕我在這個行業裡一直乾下去。』他說。
李志民是新疆北新路橋集團新疆公路工程事業部的一名項目負責人,目前他負責的新疆首座雙層鋼桁架橋昌吉烏昌大道跨頭屯河大橋,即將完工。5月31日,李志民站在施工現場描繪這大橋竣工後的樣子,語氣中滿是驕傲,『跟每個工程都很有感情,就像養孩子一樣,從無到有,一點點看它長大,盼望著它「身體」結結實實。』他說。
在我眼裡,這座橋很特別
5月31日,在李志民的辦公室裡,他指著牆上的橋體景觀圖介紹:901.42米的橋體用了近4萬噸鋼材,鋼材就是橋體的骨架,在骨架上鋪設膠體和瀝青,就像是給骨頭包裹上肌肉,保證了主橋體在熱脹冷縮時的伸縮性。
說起修建了一年多的大橋,李志民總是滔滔不絕,從結構到工藝,提到橋梁的數據時,經常都精確到小數點後的兩位數。說到橋體完工後的樣子,他提高聲音異常興奮:橋分兩層,上層是快車道,目前已經通車;下層有慢車道、自行車道和人行道,還有延伸到橋體外面的景觀人行道。亮化工程完成後,橋體上的燈光會分平時模式和節日模式,在河水的映襯下,這座橋和後面的大劇院將成為又一個標志性的景觀。
從2017年5月進入現場施工以來,李志民除了春節前一周離開過工地外,其他時間都堅守在工地上,『我的兩個孩子都20多歲了,老婆也在上班,我家裡不需要照顧,其他年輕人孩子小,讓他們多回家,再說項目關鍵時刻,我心裡就裝不下工作以外的事。』他說。
從大橋吊裝開始,李志民日夜操心的就是大橋上500個焊工的用電安全、12臺大噸位吊車的吊裝安全、高處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這座橋對我來說很特別,是我職業生涯負責的最大的項目,項目進行到今天,整體平穩順利,離不開工地上兄弟們的通力合作,也離不開領導的支持,是大家集體的成果。』他說。
修南疆鐵路時,在無人區復測
采訪時,項目部裡的90後員工陳文強說:『橋梁項目關鍵期,大家一天熬十幾個小時,遇到問題,遇到困難,大家都沒辦法的時候,李經理卻總能找到解決方案。』
臨危不亂,不達目的不罷休,源於李志民這個老築路人豐富的工作閱歷。1981年,李志民初入建築行業時,就只是一個房屋建築工地上的普工,後來通過學習,逐漸掌握了鋼筋工、施工員和技術員的工作。
積極進取的他,不滿足於只建造房屋,想參與大工程的建造。1996年,他成為修建南疆鐵路的一位施工員,投身到築路人的行列。每天生活車把他們幾位施工員送到沙漠邊緣,他們在沙漠裡徒步十公裡,進行鐵路的復測和放線,他們是第一批進入沙漠腹地為南疆鐵路勾勒骨架的人。『最多一天,背著經緯儀、木樁、水和?,走了30公裡,接我們的人估計只能看到兩個眼珠子吧,滿身滿頭都是土。』他說。
1996年至2000年,李志民活躍在南疆鐵路的庫爾勒至喀什段施工工地上,從施工員一路乾到了項目技術負責人。修建南疆鐵路,帶著他走進了築路人的行當,現在每次走到南疆鐵路這個路段,看著窗外,他的腦子就會像放電影一樣想起當年的情景,『我之所以愛乾這一行,就是因為,你乾出來的活就是真實存在的,這些路就放在那裡,啥時候看到,啥時候想起來就覺得滿足。』他說。

築路人李志民的37年從業生涯,是用一個個新疆交通建設的項目串起來的。
新疆交通建設進程中尋找自己的人生坐標
從南疆鐵路結束工作後,李志民先後參與了烏魯木齊市外環路、和碩至庫爾勒高速公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等項目的施工。
李志明37年的從業生涯,見證了修路的設備更先進、技術更成熟,新一代的築路人們,使用全站儀、RTK測量儀等設備,不但可以使得測量精度指標都達到規范要求,而且能夠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采訪中,李志民常常感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疆的交通體系越來越立體,一點點織密的交通網,讓他這個築路人工作起來特別有激情。『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可以參與更多的新疆交通項目的發展。』他說。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