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
2018-06-02 20:32:3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

  ——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院院士大會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評論員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規律,立足當代中國科技發展前沿,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廣大科技工作者只有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纔能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放眼今天的世界,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空前活躍。把地球各個角落的人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不僅是火車、飛機、輪船這些傳統的交通工具,更有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的科技手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在這種背景下,固有的地域區隔往往會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掣肘,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成為必然。通過全方位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聚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將促進國內外技術、資本、知識等創新要素有效對接,助推科技創新與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昇。

  放眼當今世界,人類面臨著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等諸多共同挑戰。通過科技創新合作,與相關國家構建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同舟共濟,將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惠及其他更多國家和人民,推動全球范圍平衡發展。特別是合作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創新聯盟和科技創新基地,可以為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創造機遇和平臺。

  千百年前,通過古絲綢之路,中國人獲得了域外的天文、歷法、醫藥知識,也將四大發明、養蠶技術遠播四海。如今,『一帶一路』建設仍在延續著中外科技交流互鑒的使命。與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展開合作,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科技創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勇進者勝。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努力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昇我國在全球創新格局中的位勢,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01日02版)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