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水到渠成共發展】南水北調沙河渡槽工程4年回眸 100多萬平頂山人因水受益
2018-05-30 17:58:41 來源:映象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映象網快訊(記者阮海峰文/圖程維康/視頻)『站在節制閘出口處遠遠望去,一渠清水緩緩流過,河道內水質之清澈可見。在平頂山魯山縣境內。』5月29日上午,映象網記者來到整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復雜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沙河渡槽。

  據介紹,沙河渡槽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復雜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綜合規模世界第一。該工程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境內,在魯山縣城東南5km處跨越沙河,工程總長11.938km,其中明渠長2.888km,渡槽全長9.05km;設計流量320m3/s,加大流量380m3/s。工程於2009年12月開工,2013年12月主體工程完工,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

  截至2018年5月9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累計向沿線四省市分水130億立方米,近5310萬人喝上長江水,現已成為北京、天津等多地的主力水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工程效益好於預期。中線工程在緩解受水區水資源供給矛盾、提高供水保障率、改善水質、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等方面,正在發揮不可或缺的戰略性基礎作用。

  2014年夏天,河南省中心部和南部地區嚴重乾旱,特別是平頂山白龜山水庫水量持續減少,嚴重威脅城市供水安全。為緩解旱情,通過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從丹江口水庫向白龜山水庫應急調水,歷時45天,累計調水5011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平頂山城區100多萬人的供水緊張問題。平頂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第一個受益城市。

  2017年,利用丹江口水庫秋汛庫水位持續上漲時機,實現洪水資源化,利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白龜山水庫生態補水2.0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平頂山市區缺失狀況,提昇了生態景觀效果,為市民休閑娛樂提供了良好的水環境。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