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通過網上診斷,郟縣馬灣移民新村的村民就可以足不出村,獲得市、縣醫院專家的診治。5月29日,跟隨者『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一行,津雲新聞記者來到了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區之一的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村民搬入新家園,在忙著壯大集體經濟開始新生活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率先引進,也讓這裡的人們足不出戶享受到了大醫院的醫療服務。

郟縣馬灣新村
兩臺電腦大屏,一組攝像頭,一條光線,將馬灣新村的患者和市縣醫院的專家連通在一起,通過上傳的醫學影像和患者信息,雙方就可以就病情『面對面』。在馬灣新村衛生室,津雲新聞記者通過大屏幕就可以看到另一端縣醫院實時傳輸的畫面,通過網絡在線診療,這裡的村民就可以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大醫院醫生初步的診療。

村乾部為采訪團記者講解智能診療系統
『村民經常是多種病癥兼具,對於我們基層衛生室的醫生來說經驗不足,特別是中醫問診基礎之上臨證加減、防止相須或禁忌藥材的使用都比較困難。』馬灣新村村衛生室的一位年輕醫生告訴津雲新聞記者,2017年為了提高基層醫療能力,郟縣引入人工智能,為家庭醫生團隊和基層醫生提供了一套智能醫療系統——全科輔助診療系統,系統通過學習超過500萬份文獻、千萬份病例和健康檔案,已經可以覆蓋2000多個病種、5000多個癥狀,這無疑成為了基層醫生的好幫手。

移動體檢車
不僅如此,在馬灣新村津雲新聞記者還看到了這裡的移動體檢車,體檢車上配備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超、心電圖機等設備,可以開展7大項、49小項健康體檢服務,體檢結果直接上傳到縣智能分級診療平臺,體檢結果推送到老百姓的手機上。『體檢項目一個都不少,結果半個小時就出來了,不用花錢,也不耽誤下地乾活』剛剛嘗試完免費體驗的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郟縣目前有貧困村27個,貧困戶3464個,貧困人口6998人,其中因並致貧、因病返貧的建房立卡貧困戶就分別佔到了貧困戶總人數的6成以上。因此,解決大家『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也就至關重要。郟縣的健康扶貧工作出來智能診療外,還為全縣14個家鄉鎮衛生院配備智能健康體檢車,將健康體驗送到家門口。
津雲新聞記者還了解到,作為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重要安置區之一的平頂山市,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分試點、一批、二批共搬遷安置淅川縣盛灣鎮馬川村、馬山根、宋灣、河扒、馬灣、姚營、馬溝、王溝7個行政村18個自然村移民1824戶7448人,分別安置在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舞鋼市5個移民安置點(6個移民村)。
移民搬遷後,移民村經濟發展也成為了重中之重,通過幫助移民就業、流轉土地、爭取項目及上級投資等多種幫扶形式,壯大移民村集體經濟。
采訪團來到的郟縣馬灣移民新村,是由原來的淅川縣馬灣、王溝、馬溝3個村共388戶1672名群眾搬遷至此。遷入6年來,村裡的生態旅游、綠色餐飲、光伏產業、花卉苗木、反季節蔬菜種植等特色經濟發展迅速,建成『三園兩基地』,2017年村集體收入61萬元。特別是在光伏產業上,他們結合國家對屋頂光伏發電上網優惠補助政策,積極爭取資金,先後投入370萬元建成了340千瓦屋頂光伏發電站,村集體年收益30多萬元,移民每戶年增加收入可達600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