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西藏,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全力投入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

眼下,在距離拉薩市區20公裡的達東村,村民們正在為1.8萬立方米的蓄水池儲備乾淨的山泉水,這些水將用於澆灌全村十幾萬棵樹木。
達東村歷史悠久,擁有保存完整的藏家古村落,但在兩年前,這裡還因為水土流失嚴重,村容村貌不佳,並不被外界所熟悉。
從2016年開始,達東村下大力氣整治村容村貌,修渠修路,在全村展開大規模『造綠行動』,種下十幾萬棵桃樹、梨樹、楊樹。

經過規劃和整治,如今的達東村風景如畫,鄉村游也搞了起來,古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3000元。
像達東村一樣,西藏很多地方擁有獨特而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但同時生態環境又脆弱敏感。發展之路到底怎麼走?西藏將『無煙產業』——旅游作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一個最佳結合點。

位於藏北草原的納木錯,一直是游客進藏的熱門選擇,從今年2月份開始,當地啟動『冬游西藏』活動,游客同比增長了近八成。但大量游客的到來,卻沒給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負擔。

藍天碧水,是遠來游客眼中的世間美景;一草一木,是當地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來自西藏自治區旅發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西藏累計接待國內游客266.7萬人次,同比增長63.5%,實現旅游總收入超35億元。
發展與保護並重,今年,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西藏還將推動民族手工業、特色農畜產品等上下游產業聯動發展,進一步讓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綠色發展理念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