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山南錯那縣浪坡鄉見到桑傑老人,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老人身穿一件深色風衣,頭戴一頂遮陽帽,顯得精神矍鑠。從13歲開始守護國土、巡邊護邊,今年已經是桑傑老人第42年履行這份神聖的職責。
一邊放牧,一邊守邊,數十年寒來暑往,守土固邊已成為桑傑老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祖國守土固邊是自己最大的責任,要像卓嘎、央宗兩姐妹一樣,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並且將份職責和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桑傑說。

桑傑老人(右)接受光明網記者采訪,講述守邊故事與幸福生活(西藏網信辦供圖)
桑傑老人口中提到的卓嘎、央宗兩姐妹,是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的守邊群眾。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隆子縣玉麥鄉群眾回信,高度肯定了卓嘎、央宗兩姐妹與父親桑傑曲巴幾十年如一日守邊巡邊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忠誠奉獻精神,勉勵廣大黨員乾部和群眾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我們雖然上了年紀,但絕不會丟下守土固邊事業,我們一直在教育周圍群眾一起守土固邊。』卓嘎、央宗姐妹盡管走路步履已漸蹣跚,仍然心系邊防。
卓嘎、央宗的故事也在激勵著那些從事守邊的工作者。玉麥鄉2011年設立公安邊防派出所,他們的責任就是做好邊境及轄區的治安管控。『有國纔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作為一名軍人,我要傳承好玉麥鄉群眾守土固邊的精神。』派出所所長徐楊剛這樣說。
如今,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自治區邊境小康村建設的大力推進,守邊群眾們的生活狀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桑傑老人所在的浪坡鄉,一座座獨具山南風格的小樓環繞新村廣場,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沒想到自己還能住上這麼漂亮、寬敞的新房。以前家裡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住的房子非常舊,冬天還擋不了寒風……』桑傑感嘆,『這些年來,黨和國家一直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守邊的群眾。』
同樣,卓嘎、央宗所在的玉麥鄉的小康鄉村建設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裡規劃新建輕鋼裝配式結構民居56套,配套解決排水、電力、通訊、道路、鄉政府、衛生院、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還將新建中心公園一座,廣場六座。『未來我們都能住進「別墅」裡。』玉麥鄉37年郵遞生涯的白馬江纔滿懷期待。

山南市錯那縣勒鄉村民生活幸福(李政葳/攝)
在廣袤的雪域邊疆,類似浪坡鄉、玉麥鄉等已建好和正在興建的邊境鄉鎮越來越多。
在錯那縣的勒鄉,每一名成年的農牧民群眾都是巡邊護林員,鄉裡組織5到10人一組,每周都會巡山3次。鄉黨總支書記李佳說,為了確保勒鄉邊境群眾生活有保障,采取了『合作社+農戶』模式,加大茶葉產品研發、設計、包裝、銷售,最終讓勒鄉茶葉在市場競爭中找准定位、供不應求,帶動了群眾增收。
在錯那縣的麻麻鄉,這裡生態文明小康示范村凸顯了門巴民族的特色,也成了門巴民族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全面開發勒布溝旅游產業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當地群眾通過創辦家庭旅館等形式,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道路。
……
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回信半年來,整個山南市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重要指示以及給玉麥鄉群眾的回信精神,突出發展、穩定、生態『三個重點』,辦好改善民生、脫貧攻堅、夯實基礎、拉薩山南一體化發展『四件大事』,以完善基礎、產業立市、統籌城鄉、新區引領為經濟工作思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
在扶貧產業方面,山南脫貧攻堅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堅持建設周期短、見效快的產業扶貧項目與能夠長期發揮資源優勢、獲得資產收益的產業扶貧項目並重的原則,梳理出種養殖業、民族手工業等6大類、373個項目,目前全市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4個,累計帶動12733人增收。
在精准扶貧方面,山南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穩步推進邊境小康村建設,完成邊境小康村規劃並開工建設邊境小康村27個,惠及1998戶5832人,斗玉等4個村點已竣工入住,其餘邊境小康村計劃今年年底全部開工建設。
『國家給了我們這麼好的政策,讓我們安了心、致了富,還幫助我們蓋了新房,我們一定會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好生活。』麻麻鄉村民格桑巴珠說。桑傑老人也不住感嘆:『巡山戍邊是我們邊民的光榮使命;同時,我們也要用自己的雙手,把自己的家園建設的更美麗、更幸福!』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