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貴安大地,綠樹成蔭,百花齊放,一派生機。
貴州,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是兩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黔中腹地貴安新區,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近93%的面積位於貴陽市主要水源的上游,近72%的面積位於紅楓湖匯水范圍,其中部地區均為水環境高度敏感區,水源與生態保護問題至關重要。
如何落實『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這是貴安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好則發展好。
近年來,貴安新區采用組團式空間布局,注重山地特色和傳承歷史文脈,編制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率先推進低衝擊開發模式,科學劃定和嚴格管控水源、森林、濱湖濕地、基本農田、生態治理、風景名勝6個保護紅線區與城鎮開發邊界,規劃構建了『五區為底、八廊通聯、山城相嵌、景觀通貫』的生態綠地系統,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實現後發趕超與跨越發展提供示范作用。
生態理念構築『制度堡壘』
『貴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一定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不能降格以求。』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音繞耳旁。
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推進?貴安新區精心設計、高效統籌,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謀劃,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逐步修築起一系列行之有效『制度堡壘』。
為將生態文明建設落到實處,貴安新區精心編制《貴安新區直管區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實施方案》,並以該方案為主導,相繼出臺了《貴安新區直管區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貴安新區直管區生態環境負面清單制度》、《貴安新區直管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實施辦法(試行)》等『九大制度』,以『1+9』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使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變得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不僅如此,貴安新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開展環境保護區域聯防聯控,加快實施環保稅制度,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整區推進試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建立生態環境數據資源管理體系,運行好數字環保平臺;嚴格落實三級河長制,發揮民間河長作用;積極開展生態日活動,大力倡導生態文明生活新方式,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化,實施綠色經濟倍增計劃,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制度通道。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安新區在探索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道路上,正走出一條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新路。
生態建設厚植『綠色之基』
雨後的貴安新區,夾雜著潮濕與泥土空氣混合的清新自然之氣撲面而來,寬闊整潔的道路被雨水衝刷的一塵不染,綠樹成蔭,繁花映襯,作為貴州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這座定義為山水田園之城的國家級新區,正以其『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5個生態保護區、8個綠廊、94個各類公園,讓新區2626個山頭、14條河流、131個湖泊、515個水塘、219個地下泉眼一脈相承,融入發展血液。
讓水更清,新區大力實施『十河百湖千塘』生態水系工程,全面暢通河湖水系,規劃建設貴安新區環城水系,形成以『一環、兩河、十四湖』的規劃布局,逐步對新區馬場河、車田河、麻線河等流域進行綜合改造治理,對新區域內重要水域全面施行『河長制』,建成5座全國最高標准的污水處理廠,讓碧水穿城、綠水繞城、清水串城,使城市在水的潤澤下展現生命的活力。
讓山更綠,貴安新區每年積極開展各類義務植樹活動,積極推進綠色貴安行動計劃,加強對林地佔用管理,新增綠地面積20萬畝以上,建成212公裡長的城市道路綠廊。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3.09%,增長了10.3%,森林面積24.2萬畝,森林蓄積85.9萬立方米,貴安新區已逐步成為群山環繞、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的森林城市。
讓城市更潔淨,貴安新區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的目標,提出『全域海綿』理念,編制了《貴安新區海綿城市總體規劃》、《貴安新區中心區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等一系列規劃,改變傳統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為主的雨水處理方式,將城市分解成組團『微循環』,做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成為全國率先完成海綿城市規劃控制體系建設的試點。
如今,建『城市中的田園』和『田園中的城市』已然成為貴安新區城市建設的最高標尺,更是有條不紊地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大道上繼續前行的決心。
生態產業孕育『綠色之力』
當前,以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清潔無污染為特征的綠色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引領中國產業結構優化昇級、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貴安新區在產業發展的選擇中,始終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理念,以大數據為抓手,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已初步構建起集『發電端、儲能端、配售電端、整車制造端、電樁端、後服務端』於一體的以大數據聯通各端、覆蓋全域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模式。
春夏之交的上午,作為貴安新區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發電端的重要一員,貴安新區亞瑪頓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一片片烙上『貴安制造』印記的超薄雙玻組件正從生產線上緩緩移出。
而在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另一邊,搬運設備,准備器材,指導技術,現場安裝……貴安新區新能電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充電樁和新特電動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電動汽車正在進行產品組裝。
『電樁網以1個大型電樁站點為主體,發展微型充電樁為補充,配套新特電動汽車作為產品支橕。』貴安新區新能電樁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雷傑說,這也是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車樁網一體化大數據運營示范性項目。
同處在產業鏈中游的整車制造端,總投資50億元的貴州長江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貴州長江汽車今年首批75輛『貴州牌』GK6850GBEV純電動公交車成功交付。
貴安新區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大幕正開啟,好戲纔剛剛開場。
今後,貴安新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整合、聚集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優質項目、資金、人纔等要素資源,以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契機,加快構建以綠色金融為支橕,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建築、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全面發展的綠色發展體系,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貴安智慧和力量。(貴安新區報記者王婉鄭芹)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