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美麗中國長江行】智能插秧、屋頂光伏……科技將成崇明這個村子『最佳美妝師』
2018-05-16 16:35:21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茅冠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常人想象中這個地方很『土味』、發展慢人一拍,可深入了解後卻發現這裡非但不土,而且還用上了很多『高大上』技術,科技味十足——這說的不是漫威宇宙新貴『瓦坎達』,而是崇明三星鎮裡一個叫新安的村子。和『瓦坎達』不同的是,三星鎮新安村從來沒有設過『防護結界』,從不阻止先進技術、頂尖人纔、優質資源在此迸發火花。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崇明區三星鎮的一份最新規劃方案,科技力量將為新安村裝上新的發展翅膀,農村微網儲能、屋頂光伏、智能插秧、無人農機耕地收割等項目未來將陸續落戶新安村。

  新安村是典型的崇明自然村落,以河道為邊界,面積2平方公裡,戶數有560餘戶。根據規劃,科技力量對新安村的『美妝效果』將不局限在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而將對村子進行全方位提昇。

  三星鎮生態景觀廊道。崇明區供圖

  以農業為例,新安村優質水稻田約有2700畝左右,全部流轉給了合作社進行高標准種植,此前已通過市級土地整治項目形成全面連片、設施齊備的基礎條件。今年,這些水稻田裡將進行無人機植保、智能插秧、無人機耕地和收割等智慧農機試點,力爭到2020年實行全面有機種植。

  再如,新安村將建立分布式智慧能源微網系統,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區域內能源的智能管控,形成新能源微網的智能示范。將來,新安村560餘戶農戶將全覆蓋進行『屋頂光伏』改造,既可以解決農戶自用電,又可將用不完的餘電並網。根據目前建設方案,項目方將向每戶村民租借40餘平方米屋頂,全村域布置2萬餘平方米光伏板,達到資源節約、村民省電增收、企業盈利的三贏效果。

  實現這些美好願景離不開人纔、技術、項目的引入,也離不開體制機制的突破,在這些方面三星鎮已有所嘗試。今年4月底,三星鎮新安村裡誕生了一個混合所有制企業——上海玉海棠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由社會資本和村經濟合作社一起建立,由政府引導,引進高端人纔、聯合其他業內『行家』一起,致力於解決農村生態、農業、能源、健康養老等難題。玉海棠公司成立後將與中國工程院、上海地產集團、中車集團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就建立院士工作站、大數據中心、智能機器人研發等項目開展合作,推動上述微網儲能、屋頂光伏等項目落地。同時,為吸引更多人纔,新安村裡將開闢出一塊創客空間,吸引、服務各類生態科技創新創業人纔在村裡進行『田園科創』工作,並配套設置信息發布交流、遠程會務、科研成果展示研討等功能性空間。

  這些年,三星鎮一直嘗試在鄉村風貌打造、農村基層治理等方面引入更先進的技術,提高農村百姓的生活質量。去年6月,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包含周邊數百畝農田的三星鎮田園綜合體就在新安村落成開放,綜合體內的『智慧三星綜合管理中心』能將鎮上有關『田、水、林、人、房』的信息都納入其中,點擊相應板塊就能查詢到有關信息。去年初,崇明對本市其他區和上海周邊地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調研,多家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的企業在部分鄉鎮進行了污水處理站的試點建設。三星鎮試點的是中車集團山東公司的『多階厭氧好氧淨化槽』工藝,淨化槽施工簡易、佔地面積小、管道長度大幅縮短、故障率低,已讓不少農戶享受到了便利。『通過不斷引進高端人纔、技術、項目,我們希望用科技力量讓鄉村提昇「顏值」的同時也美得更有內涵,最關鍵的是要讓老百姓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質量提昇,還能通過房屋入股、勞力入股等方式讓「錢袋子」更鼓。』三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三星鎮海棠花。張峰/攝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