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中國夢·實踐者]『林業英雄』孫建博
2018-05-15 09:51:2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黃俊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上圖在孫建博帶領下,原山林場20年來新植樹木成活率達97%。圖為淄博城郊石山上的人造林。

  右下圖孫建博走在剛種上草皮的石坡上查看生態修復效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黃俊毅攝

  松柏堆翠,蒼蒼莽莽,這是山東淄博原山林海。

  歷史上,原山崖高谷深,亂石縱橫,寸草難生,植被覆蓋率不足2%,民生極其艱難。如今,原山人工造林5萬畝,綿延上百公裡,森林覆蓋率高達94.4%,成為遠近知名的富裕之地和生態旅游勝地。

  窮山惡水變身金山銀山,與一位名叫孫建博的人不無關系。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綠化委員會、原國家林業局聯合授予山東淄博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林業英雄』稱號,號召全國林業戰線乾部職工向他學習。

  他也由此成為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全國第三位『林業英雄』。

  身殘志堅,帶領林場脫困

  記者在原山林區見到孫建博,心中不免一震——這是位拄著拐杖的殘疾人!

  孫建博原本在博山區民政局任團支部書記兼文書收發員,與林場毫不相乾。1986年,原山林場陶瓷經營門市部瀕臨破產,他辭了公職,要去承包。

  鐵飯碗不要了,人人都說他傻。原山林場陶瓷經營門市部可是一副爛攤子——只有3間破平房、3000元流動資金、6名工人,嚴重資不抵債。

  孫建博鐵了心,他太想乾一番事業了!

  孫建博拖著殘腿,跑遍全國,把本地的陶瓷推銷出去,又將外地的好陶瓷購進來,『買全國,賣全國』。短短3年後,破平房變成了大高樓,小經營部變成了年營業額3600萬元的陶瓷公司。

  爛攤子門市部成了市場新秀,原山林場的日子卻過不下去了。到1996年底,全場累計負債4009萬元,職工連續13個月領不到工資,有人甚至靠賣血供孩子上學。

  林場生死存亡之際,上級想起承包林場陶瓷經營部的孫建博。這個人准行!

  1996年12月31日,孫建博臨危受命,出任國有淄博市原山林場場長。

  這是一副更大的爛攤子。

  人們議論紛紛:正常人都沒辦法,一個殘疾人能咋地?!

  『為了咱原山人過上好日子,我孫建博從今以後豁上這條命,和大家伙一塊乾了!』在第一次職工大會上,孫建博堅定地說。

  上任伊始,已近年關,126家債主找上門,要搬走林場機械抵債。孫建博好話說盡,拍著胸口作保證:『一年內還清全部債務。』

  債主被說服了,生產設備保住了,林場職工這邊又出了問題。沒錢過年,沒錢交水電費,大家去市政府上訪。

  孫建博當時正在市裡開會,聞訊火急趕回林場。林場沒錢,怎麼辦?他四處托人幫忙,以個人名義賒了200多桶花生油、200多袋面粉,連夜送到職工家,又費盡周折懇求有關部門給林場職工送電、送水。這一年,原山林場職工過了一個像樣的春節。

  安撫只是權宜之計,孫建博深知,唯有銳意改革纔有出路。

  他決定將增長點放在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的紙箱廠、工具廠、酒廠、苗圃等項目上。對市場前景不好的6家下屬虧損企業,他頂著各方壓力,堅決關停並轉。

  短短幾年間,原山林場新發展副業項目十幾種,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上交利潤1000多萬元,不僅全部下崗職工重新有了工作,還為社會提供了700多個就業崗位。外債還清了,工資補發了,醫藥費報銷了,全場上下,無不歡欣鼓舞。

  職工紛紛說:『這個場長辦實事,俺們服!』

  不忘初心,拄拐造林護綠

  在發展副業創收脫困的同時,孫建博沒有忘記森林資源纔是立場之本、發展之本、生存之本。

  原山林場創建於1957年,幾十年來林場人在石灰岩上鑿坑種樹,從懸崖上取水滴灌,將座座石山披上綠裝,成為淄博不可或缺的生態屏障。

  1996年12月份,孫建博就任場長伊始就發現:原山林場新植林木成活率不到30%,年年栽樹不見林。

  他拖著瘸腿走訪職工,開座談會,很快拿出了改革方案:破除大鍋飯,宜林地分段編號,每人承包一塊,拿出工資的20%作抵押金,秋後驗收成活率超過85%纔退還抵押金並兌現年底獎金;機關實行『三天辦公、三天造林綠化、一天休息』的『三三一』工作制。

  孫建博率先垂范,每次都與大家一起上山栽樹。這是一個能要他命的決定!

  原來,孫建博3歲時,因高燒打針,被醫生紮壞坐骨神經,變成下肢癱瘓的殘疾人。對正常人而言,步行再容易不過,對孫建博來說,則難上加難。他需用左手夾緊拐杖,將重心落在狀態稍好的左腳上,再用右手提著褲腿,將整條右腿向前拽出一步。每前進一步,他身體都要大幅傾斜,稍有不慎就會摔倒。

  林場職工都勸他別去,他不為所動。少年時代,孫建博拖著殘腿,每天爬行幾個小時,堅持讀完了小學、初中。進入社會後,他四處求職,處處被拒。為自食其力,他拖著殘腿,收過破爛,乾過推銷,砸過石子。民政局的崗位正是完全靠他自己千辛萬苦乾出來的。這輩子他什麼苦沒吃過,還不能爬坡種樹?!

  四五萬畝的原山林場施業區,崖高谷深,亂石縱橫。孫建博硬是拄著拐杖,蹣跚著踏個遍,與林場職工同甘共苦造林護綠。2003年春天,孫建博帶著職工在陡峭的鳳凰山植樹。由於雨後地滑,他多次滑倒。有一次,要不是被一棵大樹掛住,他險些墜崖。

  原山林場青年防火隊員、『林三代』賈玄璞記得,小時候林場每年都要發生幾十起火警、火災,父母常扛著掃帚、樹枝去撲火。孫建博擔任場長後,很快成立了專業救火隊,投資200多萬元,配備專業防火器材,林場的防火逐步實現了專業化。如今,原山林場已安裝護林防火微波圖像監控通訊指揮系統,能對林區的森林防火實行動態監控。

  功夫不負有心人。20年來,原山新植樹木成活率達97%,森林覆蓋率由1996年的82.39%提昇到今天的94.4%,活立木蓄積量達19.7萬立方米,林區內連續20年實現零火警。由博山區政府交給原山管理的萬畝荒山,也已遍栽綠樹,成為綠色資源寶庫。

  20年間,孫建博帶領全場員工再造了一個新原山。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