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時代 幸福美麗新邊疆】荒漠無情人有情,綠柳千裡換新城
2018-05-14 13:14:20 來源:中國西藏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219國道邊上精心構築的綠化帶。噶哇紮西攝

  行車沿著219國道朝天際駛去,便會有一座繁華小城躍入眼簾。連綿群山環抱中,一座綠色小城靜靜躺臥其中,仿佛一顆『從天而降』的綠翡翠鑲嵌在荒原灘地上。眼前這個綠染黃沙的世界無法使人們與記憶中茫茫戈壁、飛沙走石的『阿裡印象』聯系在一起。

  50多年前,噶爾縣只有一條獅泉河和大片紅柳林。由於阿裡高原能源缺乏,紅柳被當地居民世代當做燃料使用。久而久之,紅柳林都被砍光了,破壞了生態環境。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當地政府從200多公裡外的班公湖移栽了紅柳,並對紅柳林進行嚴格保護,纔有了現在獅泉河畔僅有的一片紅柳林。

  除此以外,噶爾縣放眼望去盡是茫茫戈壁,難覓寸草。長在沙漠的阿裡人從小深受沙漠之苦——『吃飯時,飯碗裡吹進沙子;睡覺時,床上蒙上一層沙子;就連張嘴呼吸,也能感受到沙粒兒。如果說什麼是家鄉的味道,或許就是沙塵的土味。』渴望綠色的阿裡人,也曾肩挑背扛,挖渠引水,栽草種樹,但因沒形成規模,進展緩慢,只有望沙興嘆。飽經風沙之苦的阿裡人民企盼著早日有一個優美、舒適的生存環境。

  圖為綠化噴灑車在天際劃出一道彩虹。噶哇紮西攝

  料峭冬意濃,噶爾添綠忙

  2017年3月的阿裡高原,寒氣襲人,缺氧難忍,但阿裡地區大規模的城市綠化風貌提昇攻堅戰已提前打響!19條道路、5處公園廣場、40家機關單位庭院,綠化規模之大,數量之多,時間之緊,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技術支橕,沒有資料可查,一切都是在摸索,冷嘲熱諷者有,不相信的眼光常在,質疑的聲音更是不斷。

  盡管困難重重、壓力巨大,但所有參與者僅僅用了短短50天創造出了一連串令人刮目的『綠色奇跡』。截止2017年5月17日,阿裡城區綠化總投資7000萬,綠化面積達602050平方米,栽植樹木61908棵。更欣喜的是,在新栽苗木中,毛頭柳、班公柳、榆樹、國槐、新疆楊和山杏的成活率都達到95%以上;青海楊和紅柳的成活率是90%以上;雲杉、雪松和沙棘的成活率也在80%以上。

  圖為對樹苗進行精心的栽種和灌溉。噶爾縣委提供

  圖為對毛頭柳樹苗進行滲泡。噶爾縣委提供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