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年前的5月14日,習近平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為中國首倡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開序幕。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習近平倡導『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建設美好世界展現了一條欣欣向榮的通途。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來源:新華社
時隔一年又逢孟夏,站在新的起點,『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各國人民對文明交流的渴望,對和平發展的期盼,煥發著勃勃生機。
道相通合作共贏之路
『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

道在通,通則順,順則達,達則濟天下。我們要以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為指引,『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心相通精神傳承之路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習近平以豐厚的歷史積淀和深邃的時代目光,高度凝練地概括了絲路精神,並強調『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倡議喚起行動,藍圖化為現實。延續2000多年的古老絲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宣示走進人心。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2017年共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留學生31.72萬人在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學習。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2017年9月,颶風『厄瑪』襲擊加勒比海島國安提瓜,全島1800多人受到影響。中國政府第一時間幫助安提瓜重建250棟建築。同月,多米尼克遭遇颶風『瑪麗亞』襲擊,中國政府提供300萬美元援助。

一列火車穿過卡姆奇克隧道。來源:央廣網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中國建設者用900天開通了火車需要900秒穿行其間的卡姆奇克主隧道,填補了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隧道的空白。當地老百姓無需再翻山越嶺或繞行他國。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水平的隔閡,增強人民互信,架起友誼與合作的橋梁。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8500萬人次來華旅游,拉動旅游消費約1100億美元。
古語雲:『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民心相通不斷增強,沿線各國人民往來頻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了民意基礎,築牢了社會根基。
力相通世界共享之路
從張騫『鑿空西域』到如今飛馳在廣闊原野的中歐班列,古老的歐亞大陸上,數千年日出日落亙古不變,風吹不盡黃沙,掩不住駝鈴。如今,『一帶一路』倡議正為古老的絲路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被寫入黨章。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堅定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凸顯了『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在國內外多個場合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
『一帶一路』倡議唱響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主旋律,吸引各參與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形成命運共同體。
植根歷史,面向未來。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開啟了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如今,『一帶一路』倡議書寫著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源自中國,世界共享。『一帶一路』倡議承載著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夢想,正轉化成為發展的紅利、人民的福祉。(文/戴萌萌動圖/劉京京)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