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西安5月14日電『「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把陝西推向了開放的前沿,是陝西的一次發展機遇。』西安交通大學郭菊娥教授表示。的確,五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為陝西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機會,無論從開拓市場空間、優化產業結構、培育陝西的競爭力來說,『走出去』和『引進來』都已成為陝西汲取外來『精華』,實現自我提昇的最佳途徑。
近年來,陝西正在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分別在中國西安和俄羅斯斯科爾斯沃開發建設的中俄絲路創新園是中俄企業交流合作的縮影。俄方入駐企業代表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平臺,更大的發展機會是他們來到中國的主要原因。目前,以重點發展檢驗檢測、信息技術、互聯網、生物醫藥大健康等四大產業的中方園區已經引入俄羅斯立德國際集團、烏克蘭樂克斯、俄羅斯維瓦特公司、烏克蘭AlexOil等10家企業。
據了解,預計於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的俄方園區將打造陝西省在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據園區的工作人員介紹,俄方園區重點引進陝西省內有實力和有意向拓展海外業務的企業,逐步向省外重點企業或機構延伸,並最終把項目打造成為陝西企業赴俄投資的大本營和聚集地。
陝西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商機、發揮影響力的同時,自身也從中汲取『養分』獲得成長,不斷壯大。位於陝西楊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楊凌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合作項目以色列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基地就是其中的代表。
『現代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於農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色列與我國西部地區都屬於缺水地區,以色列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引進和展示示范以色列先進的節水農業技術對於解決西部乾旱地區農作物豐產豐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具有深遠意義。』楊凌雨露節水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吉建章告訴記者。
吉建章介紹說,采用滴灌、微噴、大田噴灌技術和以色列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後,灌溉用水量只有過去的1/3,按冬小麥每畝500立方米用水量測算,每年每畝地可節約地下水350立方米,同時減少了用工量、用肥量和水體污染,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
改革開放40年來,正是在與世界的深度互動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中國企業加快成長。借力『一帶一路』,對正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陝西而言,『走出去』與『引進來』不僅幫助企業開拓了國際市場,更重要的是加速陝西經濟轉型昇級,以更大力度、更開放的姿態推動陝西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提昇競爭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