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重中之重
隨著1966年阿裡地委行署的設立,從第一代拓荒者只有400人的小鎮到今日人口超過11.4萬的阿裡地區首府,生態環境問題無疑成為影響當地人民生存和制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阿裡地委行署高度重視城區綠化工作,將此項工作作為全區城市風貌提昇工程的重點,多次開會研究部署,在工程全面啟動之初,關於城市綠化的7000萬工程資金就順利到位,確保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
作為阿裡地區城市綠化的主要實施單位,噶爾縣把此項工作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縣四大班子成員為組長、副組長,各相關單位責任人為成員的強有力的城區綠化工作專班,全面負責綠化項目的規劃、實施,對整地質量、苗木規格、栽植進度、樹木成活率到完成數量進行全程督導和檢查。
決策者們清醒地認識到,要做好這項偉大的工程,必須有一張詳盡的指揮圖,有一個既具科學性又兼可行性的規劃。2016年8月起,噶爾縣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和技術員,歷時四個月編制好了《噶爾縣綠化工程規劃設計》,為城市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做好充分准備。

圖為成活的楊樹苗。噶爾縣委提供
萬裡尋苗只為綠
此次城區綠化工程以『栽大樹,大栽樹』為主要措施,以城區綠化『成型、成景』,提昇城市整體形象為目標。
為了確保草木適生性,2016年10月,噶爾縣綠化專班就提前選派相關技術人員先後到青海祁連縣,甘肅民樂縣、張掖市、寧夏、門源回族自治縣,陝北和內蒙等地綜合考察,最終在與阿裡海拔、氣候、土壤相似和運距最小的十幾個地方確定了二十多種合適的苗木花草。其中,有毛頭柳、國槐、榆樹、新疆楊等高大喬木,還有雲杉、雪松等常青樹種,以及波斯菊、蜀葵、景天等花草。樹種選擇之難讓人千腸百轉,樹種引進之難更讓人無法想象。
由於陝北的毛頭柳更能夠耐得住嚴寒,此次阿裡城區綠化便從陝北榆林、內蒙毛烏素沙漠引進3000株毛頭柳,從黃土高原到雪域荒原,滿滿50輛大卡車日夜兼程走了近10天纔到達阿裡。阿裡林業這麼多年,這樣的栽植規模和運輸成本絕對是前無史例的。
費了如此周折,如何更好的確保成活率,技術人員們在毛頭柳栽植現場各抒己見。為此,來自陝北的噶爾縣委書記高寶軍結合自己在普蘭縣豐富的綠化工作經驗和對家鄉樹木生長習性的了解,多次到現場指導栽植工作,樹根泡水時間長短、回填土多深、施肥多少等細節措施他一個都不放過,給現場所有工作人員出點子、鼓士氣。
在噶爾縣城南郊外的一片空地上,有三個將近900立方米的大水池,這是專門為浸泡那些長途跋涉遠道而來的樹苗而准備的。

圖為樹苗上的營養液『點滴』。噶哇紮西攝
『種得好』,也要『管得好』
阿裡地區位於西藏最西部,綠化建設常年遭受砂石多、土質差、高寒缺氧、乾旱少雨的多重威脅,綠化難度大,成本高。
2017年3月27日,從拉薩曲水縣引進的200棵榆樹紮根噶爾縣建設路兩旁,正式拉開了阿裡地區城市綠化工程的序幕。
為確保如期完成任務,整個城市綠化施工期間,工作專班從領導到成員以及施工人員,每天都是天不亮出門,天黑了纔進門,白天頂著刺眼的陽光,迎著戈壁的烈風,半夜還要加班澆水,200個人每天工作都在18個小時以上,皮膚曬黑了,嘴脣乾裂了,鞋也跑爛了,但隨著天氣一天天轉暖,6萬多棵樹一天一個樣,在泛綠、在發芽。
『三分造林,七分管理』。針對此次城市綠化工作,阿裡地區堅持量質並舉、管養並重,既要著力增加綠化總量,提昇綠化檔次和品位,更要確保造一片、養一片、成一片。
地表水資源缺乏,鹽鹼荒灘土質差,風大周圍無屏障,加之當地人對樹木保護意識薄弱,這一切都成為阿裡地區樹木成活率不高的主要瓶頸。為此,城市綠化專班專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制定了一套適合當地樹木成長的科學保護措施,給樹體注射營養液、包裹黑心棉、固定橕杆、架設遮陽網,在樹苗根部噴灑生根粉、鋪設塑料地膜、施撒肥料等,同時對大部分的種植區進行了換土工作,以此提高栽植成活率。
據統計,此次城市綠化過程中,使用生根粉1000多公斤、營養液9576袋、保水劑3000多公斤、橕杆9萬米、拉杆11.52萬米、地膜2600公斤、保溫棉8000米、遮陽網5200米、回填肥土24000餘方,施撒農家肥1000餘方。

圖為噶爾縣的群眾們正在養護樹苗。噶哇紮西攝

圖為城市公園中進行的綠化工程。噶爾縣委提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