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的五月,陽光普照祖國大地。2018年5月5日,是今年立夏的第一天,更是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滿懷深情紀念的日子,是偉大革命導師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今天5月5日上午10時,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展覽在天安門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昨天5月4日上午10時,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又是馬克思恩格斯合著《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從1999年以來,馬克思多次被評選為千年思想家之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說,並以發表《共產黨宣言》作為標志的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開啟的新的千年裡無疑將會繼續影響歷史,成為千秋大理論。
馬克思主義所以能如此,因為一方面,它繼承和改造了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學說,揭示了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總趨勢,將建構人類理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奠定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理論的堅實基礎上,使之從空想華麗轉身為科學,從而實現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革命,是近現代世界文明的偉大思想成果。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恩格斯說得好:『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那種『認為人們可以到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變的、現成的、永遠適用的定義』是一種『誤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584頁;第25卷1975年版,第17頁。】這就是說,馬克思恩格斯堅決反對對他們的理論學說采取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態度。馬克思主義理論能隨著實踐、科學和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是一個能與各民族的特點相融合,與世開放、廣泛包容、善於汲納進步文明成果而不斷創新的偉大理論。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與世開放、能與各民族的特點相融合的理論品質,具體表現為它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特質。
——首先,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包含有民族性和時代性要求。恩格斯在說明唯物史觀的偉大意義時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基本原理,是與『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相聯系的;『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卷第776頁;第4卷第284頁。】這就說明馬克思主義不是脫離具體民族和時代之外的抽象理論,而與民族和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
——其次,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解放運動的理論具有豐富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思想。馬克思恩格斯不僅關心歐洲國家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斗爭,而且高度贊揚亞洲各國人民反對西方列強的英勇斗爭。馬克思對於中國人民反對英國帝國主義進行的鴉片戰爭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歐洲的反動分子到達萬裡長城之時可能引發中國革命,『緊接而來的將是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頁。】盡管他們熱切的期望未能實現,但充分展現了他們理論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內涵。
——再次,馬克思晚年提出的東方經濟落後民族或國家可能跨越資本主義制度『卡夫丁峽谷』的構想,進一步強化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特質。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始終強調,『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並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各個國家的具體的歷史環境不同,未來的社會發展道路『必須考慮到各國的制度、風俗和傳統』,如果『使用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一把萬能鑰匙,那是永遠達不到這種目的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頁;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頁;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1頁。】1881年二三月間,馬克思在考慮回答俄國農村公社問題時曾設想,在西方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前提下,像俄國農村公社這樣的組織和地區『有可能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享用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即『不通過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8頁、第431頁。】這個構想,不但為後來的東方落後國家探索適合本國情況的社會發展道路奠定了初步的理論基礎,而且凸顯了馬克思主義必須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民族化和時代化,纔能成為革命行動指南的理論品格。
馬克思主義正因為具有這樣的理論品格,所以在170年的歷史長河中久盛未衰。這也是它能成為千年大理論的秘笈。
馬克思主義能為千年大理論,不是說馬克思恩格斯兩人能孤零零支橕千年,而是說他們的理論和事業有一代又一代傳承人。就馬克思主義的正宗傳脈而言,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那種將列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割裂和對立的觀點是有悖歷史的。既然是發展,就有不同於原創理論的內容,但繼承是前提,首先姓『馬』,否則就不是一脈相承、基因相傳了。列寧主義的最大功勞,就是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形態變成為實踐形態,在極其廣袤遼闊的土地上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盡管在1990年代這個曾經威武一世的超級大國,以及與它存在緊密聯系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不復存在,但列寧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正宗傳脈的歷史不容否定。
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的最大傳承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毛澤東思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習近平說: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永遠在路上。馬克思主義作為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將繼續隨著實踐、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