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三山蒼蒼,閩水泱泱。4月22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開幕,流動畫屏、無人加油機等眾多前沿數字科技產品在這裡雲集,思想之光在這裡碰撞。

四月二十一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二百九十三個參展單位攜最新數字經濟成果亮相。圖為自動駕駛微循環巴士『阿波龍』。新華社發
1987年,一封內容為『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的簡短電子郵件從北京發出,標志著中國開始『觸網』。如今,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72億,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數字經濟走在世界前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享受到信息化發展帶來的舒適和便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將信息化貫穿現代化進程始終,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推動網絡強國建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一幅五彩斑斕的數字中國畫卷正徐徐展開。
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現在我們村裡幾乎都通寬帶了,可以在網上觀看電視劇,還能上網看新聞、購物,銷售農牧產品,方便極了。』家住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東海心村的郝小軍說。如今,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寬帶覆蓋面不斷擴大,寬帶質量不斷提高。
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信息網絡建設紮實推進,物聯網、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等領域頂層設計日趨完善,三網融合實現全國范圍推廣。
另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國數字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在浙江,以軟件服務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為主體的數字經濟規模連續3年超萬億元;在貴州,大數據成為三大發展戰略支橕之一,其經濟增速已連續7年位居全國前列……
據統計,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在線旅游預訂用戶規模達3.76億,同比增長25.6%;全國網上零售額達71751億元,同比增長32.2%。
在4月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未來的生產』分論壇上,有嘉賓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正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在數字驅動下,智能制造成為眾多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制造正在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
『我國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向農業、工業、服務業各個環節廣泛滲透,推動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變革。』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李朴民表示,今後將持續完善政策環境,促進融合發展,在協同制造、農業、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