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破陋習 育鄉風 精神文明提昇鄉村內涵美
2018-04-20 23:27:09 來源:央視網  作者:肖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問題是基礎也是關鍵,鄉村振興不只是要讓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強起來,也需要加快更為健康的鄉村精神文明的建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農村移風易俗』,提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成為各地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重點。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仁莊鎮

   『一規三團』帶來清新鄉風

  《仁莊鎮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公約》以非常具化的方式,要求村民從簡辦喪事,並提出了量化標准;紅白喜事顧問團、文明創建督導團、村史家訓修編團經常性向村民宣傳移風易俗,遏制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等現象。

  【小編說】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都存在對婚喪禮俗活動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甚至擾民的陳規陋習,這些歪風讓不少群眾有苦難言很『心累』。仁莊鎮為遏制這類陋習,促進鄉村移風易俗,立足本村實際,建立完善村規民約,讓『土政策』成為推動移風易俗的『准法律』,引導教育群眾參與健康清新的鄉風建設、監督中。

  黑龍江省

  辦好百姓『身後事』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推進殯葬改革,創新殯葬管理模式,全面提昇殯葬服務能力,帶動移風易俗,促進綠色、節儉、文明的殯葬理念深入人心。為了最大限度送惠於民,黑龍江省將惠民殯葬與精准扶貧有機結合,發揮補貼機制的激勵作用,推動生態安葬費用減免,減輕群眾負擔,逐步實現基本殯葬服務的普惠性、均等化。

  【小編說】文明喪葬、生態祭掃的理念在近幾年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的接納,但是在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大操大辦、土葬等問題仍然存在,黑龍江省建立健全生態喪葬機制,出臺下發多部文件,理清了這件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葬禮是一個人的『最後聚會』,文明、低碳、綠色或許是對逝者最好、最體面的緬懷。

  山東濰坊經濟開發區雙楊街道

  文化大院聚人氣更聚人心

  前闕莊村以舊村改造為契機,建設了當地一流的文化大院。在這裡,先後舉辦了近百場廣場舞大賽、戲曲匯報表演、元旦晚會等文娛活動。通過開展文藝、體育、科技、閱讀等各種活動,文化大院把村民凝聚在一起。村子的風氣正了,人心齊了,打麻將賭博的沒了,想致富要致富的人多了。

  【小編說】鄉村振興需要鄉風文明,村民兜裡有了錢並不意味著就能實現鄉村振興了,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工作都需要不斷推進,文化大院就是在前闕莊村發展中的必然產物。『無農不穩,無工不富』,村裡鄉風家風好起來,大家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會更強,乾勁也就足了,鄉村振興的內動力就算徹底激活了。

  建設文明鄉風從來都不是一件獨立的事,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眼下的問題要解決刻不容緩,同時更要放眼未來、多方入手。要破除農村鄉風上存在的不良風氣、習俗,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綠色、積極的鄉村生活新方式,讓農村成為新時代鄉風文明的堅實載體,讓農民成為美麗新農村驕傲的主人,文明鄉風的建設正如綿綿細雨,潤養著鄉村振興片片沃土。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