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0日報道 法媒稱,在中國的南部,距離香港僅一個小時車程深圳市在幾年裡成為生產電子產品的王者之城,堪稱全球智能手機之都,智能手機、便攜式電腦、電視機、耳機乃至無人機都從這個城市的工廠中不斷產出。
據法國歐洲第一電臺網站4月17日報道,很難想象,上世紀70年代末,深圳還不過是一個珠江三角洲的小漁港,也很難想象,這個小漁港的經濟曾經依賴的是捕魚和貿易。至於人口,當時僅有約30萬人的景象顯得是那樣的遙遠,根據官方數據(2011年),深圳生活著1050萬人。
報道稱,巨變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中國推出了經濟特ac區試點政策,包括深圳在內的四座城市被選為試點,這些城市鼓勵外國投資者到中國投資辦廠。從那時起,諸多企業決定將工廠搬到深圳特區,在這裡進行生產的成本較低,可以讓制造商獲取更大的利潤。一些分包商擅長給別的企業制造設備,其中最大的要算是臺灣富士康公司,它主要為苹果公司組裝iPhone手機和iPad,就是這些企業『造就』了現在的深圳。
報道稱,為了能適應快速的經濟增長,深圳大興土木,高樓大廈在各處拔地而起。一位在當地生活的記者曾報道說:『整個城市一直處於施工之中。』深圳市中心摩天大樓林立,豪華轎車在路上穿梭,而身著西裝的路人用的都是最新一代手機。
在深圳,日常生活與西方無異。一家當地大企業的僱員解釋說:『深圳與中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文化不同,這是一個變化很快的城市。5年前我決定在這裡生活,當時我認為自己輕車熟路,因為10年前我就來過這座城市。然而實際上,全都變了。』
這位僱員繼續說:『地價大幅上漲,建築業都變了樣,大樓都是30多層的。但是建築的質量都很好,很隔音,很安靜。人們集中在一個比想象中更為緊湊的空間裡,但是交通出行卻很容易,地鐵暢通,我有時也騎車。』盡管也堵車,但穿過整座城市『最多50分鍾』。
報道稱,過去幾年,深圳從建築到技術都在發生著變化。最初深圳只是生產之都,大部分工廠都是為外國大企業代工產品,這種對全球的開放也推動了當地企業的發展。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當地巨頭紛紛湧現並不斷壯大,其他領域也在發展,變化遠未結束,成群的大樓仍在施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