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時間,伊利集團被一系列傳言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3月26日前後,一個『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被帶走協助調查』的消息在網上風傳。伊利集團相關人士稱當即已報案,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兩級政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立案調查。
目前調查的進展進行到什麼程度?4月4日,針對近期圍繞在伊利發生的多起傳言,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已先後有6名涉案嫌疑人被警方控制。並稱根據嫌疑人的交代,『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有策劃、分工明確的網絡謠言案』,有一只幕後黑手花錢僱傭一批網絡寫手,以網絡文章小說故事等形式對伊利及主要領導進行造謠誹謗,給企業經營發展和廣大股民及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
根據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呼和浩特新聞網』此前公布的案件進展,截至4月3日,涉案嫌疑人鄒某某已被提請檢察機關批捕,另一名嫌疑人劉某某於4月2日被警方控制。
伊利張劍秋還表示,這一系列謠言與伊利集團一位前高管『脫不了乾系』,稱將依法維權,呼吁司法部門對此前與該高管有關的一件挪用2.4億巨額公款案進行公訴。
『我們今天說的內容都是事實,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張劍秋說。
針對伊利方面的指認,新京報記者於4月4日多次撥打這名伊利前高管所在公司的電話,均無人接聽,其官方客服表示無法轉接電話。
對於此次案件的最新進展,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宣教處一位工作人員以在外邊為由,沒有回答新京報記者的問題。
新京報記者將對此事做進一步追蹤報道。
-對話
關於案件進展
已有6名嫌疑人被警方控制
新京報:伊利此前對外稱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兩級政府已成立專項小組立案調查,目前對謠言案的調查進展如何了?
伊利執行總裁張劍秋:我們發現謠言後,立即向各級領導進行了匯報,並馬上報警,第一時間發布了公告進行澄清。
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截至4月4日,警方已先後控制了6名涉案嫌疑人,蘇某某、陳某某和郭某、鄒某某、劉某某、侯某某,分別在3月19日、3月26日、3月28日、4月2日、4月4日被警方控制,並在嫌疑人家中發現大量作案證據。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預謀、有策劃、分工明確的網絡謠言案。我們認為,有一只幕後黑手花錢僱傭了一批網絡寫手,以網絡文章小說故事等形式對伊利及主要領導進行造謠誹謗,給企業經營發展和廣大股民及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
在案件偵辦過程中,警察專門調閱了董事長潘剛3月26日當天的行程,確認了潘剛當天正在醫院看病,並且有詳細完整的開藥、取藥過程記錄。
我們還了解到,此次謠言案中,個別企業也參與了謠言的傳播擴散,甚至專門安排人向媒體、投資者散布謠言。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關於造謠事件
針對伊利公司造謠並非首次
新京報:伊利方面怎麼看待目前出現的這些傳言事件?
張劍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針對伊利、針對公司管理層造謠了,這些案件背後一直有『黑手』在推動策劃。
新京報:你所說的背後『黑手』指的是誰?
張劍秋:我們認為這一系列謠言案都與伊利集團的一名前高管脫不了乾系。
據了解,這名前高管曾經僱來自內蒙古總工會一位退休中層乾部張某以總裁助理的名義對外協調政府關系,實際上卻對伊利管理層及家屬進行大量非法調查,用獲得的信息編造謠言來控制和威脅管理層。
據我們了解,警方正在調查的鄒某某、劉某某案中,就涉及了當年案件中的大量不實謠言。
新京報:伊利這是發現了其制造謠言的一些證據?
張劍秋:伊利這名前高管出獄後多次找到伊利,以各種理由要錢,甚至起訴當初出面收拾殘局的呼和浩特市投資有限公司,希望呼和浩特市政府和伊利集團把一些他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股票、資產,落實到他的名下。
在二審敗訴之後,他仍不斷制造謠言,甚至用編小說、編段子的方式含沙射影、誤導媒體和大眾。
關於公開指認
『忍了十幾年,不能再忍了』
新京報:我們希望了解到這名前高管與伊利之間到底存在哪些糾葛?
張劍秋:當年證監會發現的多起與他有關的重大違法犯罪案件,在實際最終審判的時候沒有全部依法提起公訴。而那些沒有公訴和審判的其他犯罪事實,給伊利留下了很多後遺癥,造成了該高管十幾年不斷地對伊利進行糾纏。
當年證監會已經查到的其挪用巨額公款案,其中一起涉及6億多元,2007年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對此案有詳細報道。經過偵查,最後檢察院認定已經坐實的、當事人供認不諱的挪用公司資金為2.4億元。他挪用2.4億巨額公款的全部案件卷宗78冊就存在內蒙古反貪局,你們可以去采訪、了解情況。
新京報:這個案件後來是怎麼處理的?
張劍秋:他挪用2.4億巨額公款的犯罪事實並沒有公訴,即使是審判的挪用1650萬公款的案件,實際上只判了他6年,中間還減刑兩次。
新京報:為什麼伊利選擇現在纔站出來要指認?
張劍秋:這些年,伊利一邊承受經營帶來的壓力,一邊還要應對其長期不斷的造謠和乾擾。公司考慮到企業發展和社會影響,一直忍辱負重,沒有和他糾纏,也從來沒有把這些事實真相對外公開過。但每一次都導致伊利的股價大幅波動,讓廣大股東和投資者損失巨大,也影響了企業和員工的發展。這一切讓我們認識到,謠言和誹謗躲是躲不過的,老實人只能受欺負,我們已經忍了十幾年,不能再這樣忍下去了。
這次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投資者的利益,我們下定決心把事實和真相公之於眾,讓大家了解真相。伊利和現任管理層一直是行走在陽光下的。
新京報:伊利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張劍秋:這次除了要把真相公之於眾,我們還要依法維權,呼吁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以及各級司法部門能夠把當年案件的全部調查案卷、所有涉案資金的流向依法向社會公開,對已經查實的那起挪用2.4億巨額公款依法進行公訴,對挪用1650萬巨額公款案件要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進行重新量刑和審判。
新京報:指認這名前高管是公司方面經過慎重考慮的嗎?
張劍秋:我們今天說的以上內容都是事實,願意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記者郭鐵)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