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河南省靈寶市川口鄉棉勿村,是大山的兒子,現在是蘇村鄉高稍小學的一名教師。32年來,我在蘇村、朱陽、寺河等7個山區鄉鎮9所中小學教過書,大家習慣叫我『獨臂教師』。
1983年,我迎來了通過高考走出大山的好機會。然而就在高考前,意外發生了,在打麥脫粒時,脫粒機吞噬了我的右臂。我每天晚上睡不著,又害怕天亮,害怕面對迎面而來的目光。
『你殘疾了,但不是殘廢了,自信和堅強同樣會驚艷整個世界。』當時的語文老師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開始振作,用左手穿衣吃飯、拿鐮刀揮?頭,並開始練習用左手寫字。一開始,橫寫不平豎寫不直,但我始終不放棄,每天用棍子在地上練,用鋼筆在紙上練,一天下來,胳膊都腫得抬不起來。雖然有時也會苦悶也會迷茫,但我從未放棄。
1985年8月,我幸運地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對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我十分珍惜,把講臺當成自己的人生舞臺。
為了把英語課講得更精彩,我報考了河南大學自學考試。我抓住一切時間學習,不放過絲毫機會,功夫不負苦心人,終於順利取得畢業資格證書。
大山沒有變,我的世界變了,變得更加精彩。課上,我可以和學生們用英語熟練對話。課間,我和學生們一起打籃球、做體操,平凡的工作給了我幸福生活下去的力量。
在工作中,沒有一位老師因為我的殘疾疏遠我,我們共同參與教學課堂改革和教學法研究。以改革求動力,以創新求發展,我們提出『一切問題都在課堂中尋找』,踏上了探索課改的漫漫征程。一次次培訓學習,一次次校本研修,一堂堂講課賽課,一遍遍聽課評課,探索優化了『一線五環』教學模式,即知識梳理—自學生成—反饋暴露—討論矯正—鞏固檢測,五個環節缺一不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學習能力培養的思路貫穿課堂始終。
我喜歡孩子,喜歡教育,盼望山裡的孩子快樂成長成纔成人。在山區鄉鎮任教多年,我初心不變、艱苦奮斗,用知識滋潤孩子們的熱情不減,先後獲得了『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殘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殘疾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我想用我的親身經歷激勵更多的朋友自強不息,用我的正能量幫助他們擺脫思想上的陰霾。我還加入了義工聯盟,堅持利用空閑時間為弱勢群體做一些好事善事,幫助並溫暖更多的人。我還獲得了三門峽市『敬業奉獻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乾了一輩子教育事業,當了一輩子鄉村教師,我很幸福。可以腳踏實地的工作,可以為學生們的成長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很滿足。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