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關鍵詞說兩會·知識產權
2018-03-18 10:03:3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劉守民代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對各類侵權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創新原動力以及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知識產權連續多年登上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逐年加強。

  當今世界,誰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更強,誰就能佔據創新的制高點。以司法手段保護知識產權具有懲戒和引導的雙重優勢,司法保護更注重對權利人的賠償,是遏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最後一道屏障。同時,通過司法審判實踐能夠明確法律適用標准,有利於增強權利人預期,引導萬眾創新。

  (本報記者 齊志明整理)

  謝商華委員(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局長):

  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管理、執法機構眾多,部門間職權不清、多頭多層執法等問題突出,給企業帶來較大的不便。建議建立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舉報投訴與執法維權『一站式』服務平臺,完善快速立案、查案、結案的舉報投訴快速反應處理機制,同時運用技術手段提昇對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效率和精准度。

  知識產權保護依賴於『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文化氛圍。應將知識產權活動列入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將故意和重復侵權行為處理結果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征信檔案。同時,應加強知識產權社會團體的誠信建設,強化對行業協會的指導,建立健全企業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獎勵機制。

  (本報記者 李 棟整理)

  陳康平代表(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總裁):

  當前,我國侵權成本較低,而維權成本高、周期長、舉證難、賠償低,維權效果有待提高。不少企業都碰到被冒用商標等事件,由於投入與獲得不成比例,即使發生侵權糾紛,不少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往往選擇忍氣吞聲。這不利於保護企業創新。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知識產權保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鼓勵和加強民間投資意願,需要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提高民營企業的安全感,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規范並保障生產經營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有效促進經濟健康、穩定、持續增長。

  (本報記者 魏哲哲 丁怡婷整理)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