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奮進新時代的澎湃引擎——從全國兩會看全面深化改革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胡浩、凌軍輝、任會斌
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和產品集中……
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釋放出新起點上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鮮明信號。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更是新時代中國『再出發』的澎湃引擎。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2018年全國兩會肩負歷史重任。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把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成為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激蕩起奮進新時代的中國活力。
5年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表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

早春二月,深圳市政府發布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新舉措,推出20項改革措施126個政策點,努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深圳從小漁村成長為現代化大都市,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的成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改革創新政策推動下,互聯網領域發展更加迅猛,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裡中國企業佔到4個。未來希望能夠用科技創新推動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代表說,騰訊正用信息技術服務數字政務,用『互聯網+』推動『放管服』改革深化。
領風氣之先,聚改革之力。深圳,這座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有著深刻的改革印記。
2012年12月,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後首次離京考察便來到深圳。他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這是黨中央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宣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擔當和勇氣,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改革全面展開,一批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新的部署,各領域改革多點發力、向縱深推進: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分類推進人纔評價機制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
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
市場主體空前活躍,日均新設企業由5千多戶增加到1.6萬多戶,各類市場主體達到9800多萬戶,5年增加70%以上;
改革帶來了創新動力——
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改革完善了民生保障——
織就世界最大社會保障網,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00多萬,社會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系統性國別分析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和減少貧困取得『史無前例』的成就得益於改革,實現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發展仍將依靠深化改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我相信會有更多惠農政策落地,讓農村更有活力、農民生活更有奔頭!』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岐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雲英代表說。
天津濱海新區109枚廢棄公章已經封存進國家博物館,『放管服』改革的推進方興未艾。天津市濱海新區區長楊茂榮代表說,推動『多證合一』和『證照分離』、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的『放管服』改革,讓公眾切身感受到政府優化營商環境、解放生產力的決心與實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需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更高的起點,意味著更大的挑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40年的改革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奇跡,也讓改革行進到『深水區』和關鍵階段。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關口。』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
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開放要再擴大——這是新時代的新呼喚新要求。
以改革破解社會主要矛盾——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針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破解發展難題,是關系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江西經濟欠發達,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尤為突出,這裡有區域間的不平衡,也有結構上的不平衡。當前江西教育面臨普及和高質量發展的雙重壓力,必須在公共政策上下足功夫。』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代表說。
他告訴記者,去年江西八成多的縣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下一步將考慮對義務教育抬高底部促均衡,啃下尚未通過驗收的硬骨頭。
以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還有很多坡要爬、坎要過,需要應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
『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是導向變化,對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也需要創新。傳統要素如能源、資源、土地、資金等的比重要下降,新型要素如技術、信息等的比重要提高。』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委員說。
江蘇省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代表談到,他們生產的肉類產品90%都是通過互聯網銷售。如果物流成本、流量資費不降,農民就缺少積極性。
『鄉村要振興,必須要靠改革紅利。』魯曼說,降物流成本、降資費不是出臺一個政策這麼簡單,背後是相關領域的深度改革。
以改革回應民生新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代表經過多年調研和思考,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兩會上呼吁『建立教育公務員制度』。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教師們反映已久的問題,只有用改革的辦法纔能取得實質性推進。』周洪宇表示,『今年我還要提出更具體的建議,推動相關配套制度早日建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們現在的基礎研究還比較薄弱,像一些特殊材料、關鍵零部件等「卡脖子」問題仍比較突出。』來自中科院的朱日祥委員說,『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科技、重視創新,令人振奮。希望這些創新激勵政策能夠落地生效,不適合發展需要的陳規舊章徹底廢除。』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程永波委員說,我們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繼續發揚『開路架橋』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
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
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就是拿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心和勇氣,對標高標准、增強獲得感、實現新突破,堅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開放這篇大文章。
『要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容易改的都改完了,現在改的都是硬骨頭,改革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守聰代表說,黑龍江農墾體量大、人口多,是改革重點、難點,但必須堅定信心,推進『農墾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要立足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改革——
不久前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部分內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提交全國人代會審議的監察法草案,將進一步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推動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
經濟學家高尚全說,各方面制度完善與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程度,是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因素。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要強化責任、抓好落實——
黨的十九大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要求,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任務,部署了一大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舉措更實的改革任務。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社會體制改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一詞出現了97次。
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重點是照後減證,各類證能減盡減、能合則合,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上海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代表表示,要全力對照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全力跑出『自貿區速度』。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要以『奮斗者』的姿態,腳踏實地、苦乾實乾——
國企本鋼和民企沙鋼對東北特鋼進行聯合重組後,兩個月就扭虧為盈。本鋼集團董事長陳繼壯代表認為,如果能大刀闊斧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存量吸引增量,就相當於為國有資本做強做優按下了『快進鍵』。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要發揚「實乾」精神,乾字當頭,乾出實打實的新業績,乾出一片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天地。』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鳳朝委員說。(參與采寫:王建、王琳琳、楊紹功、宗巍、霍瑤)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