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錢江潮評 | 畫好鄉村振興的美麗藍圖
2018-03-13 16:55:35 來源:中國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對於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進行了深入且全面的闡述。他提出『六個推動』,涉及產業振興、人纔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寫道『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可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以人為本』。農村發展、關鍵在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做好農村的人纔工作,一靠『留』,二靠『引』,三靠『用』。 『留』就是要把本土的農民留下來。最懂農村的是農民,最迫切希望農村振興發展的也是農民。要打好『鄉情牌』,念好『事業經』,讓農民心甘情願的『留下來』。『引』就是要制定吸引人纔、服務人纔的政策,加快提昇農村基礎建設的步伐,把那些能夠帶動農村發展的人纔給引進來。『用』就是要挖掘鄉村致富帶頭人和農村的實用人纔,通過他們來帶領群眾發展生產、搞好村莊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鄉村產業振興,既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客觀要求。農業產業的發展要結合自己的特色,堅持走『現代化農業』的道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切入點,加快構建以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為載體的新型經營主體,形成以點到線、以線帶面的大規模輻射效應。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牢固樹立生態發展理念。天藍水清,生態宜居。我們既要繼續在『拆、治、改』等工作和民生工程上下功夫,形成『水清、路暢、村淨、景美』的居住空間;也要把自然保護作為農村改造的前提,讓歷史元素在農村當中得以體現,讓美麗鄉村留得住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鄉情;更要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把教育、衛生、醫療等資源向農村傾斜,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實現民生幸福與環境優美的互促並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厚植農村文化的根基。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潤,纔能更加欣欣向榮;勤勞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纔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今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當前,鄉愁文化正逐步刺激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文旅融合已是大勢所趨。農村發展更要抓住這個機遇,搭乘時代的順風車,加快文化的植入,努力實現鄉村旅游由『看景點』向『品文化』的跨越。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的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