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范冬雲代表:老紡織也要大『智造』
2018-03-11 15:15: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博 譚謨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巨大的機器轟鳴聲中,一位紡織女工雙手在高速運轉的細紗機間上下翻飛,20多秒完成了10個錠子的接頭。這是一段拍攝於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紡紗廠車間的視頻,視頻的主角就是這家企業的細紗工、全國人大代表范冬雲。

  10個錠子接頭的標准用時是50秒,范冬雲卻將速度提昇了近一倍。她保持廠裡最快紀錄數十年,至今無人能打破。

  2005年,范冬雲獲得『甘肅省勞動模范』稱號,2009年獲評『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2016年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她還在去年被提名推薦為全國『大國工匠』候選人。

  1991年進廠,在崗27年,范冬雲經歷了企業的興衰。前些年,受金融危機波及,加之生產設備陳舊、管理粗放,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一些普通的粗紡面料能做,但一些高精尖的精紡產品我們生產不了。』范冬雲說。2015年,企業整體搬遷至蘭州新區,范冬雲的『老伙計』細紗機也換了『新模樣』。

  遷址後,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技術革新將石墨烯纖維、牛奶蛋白纖維、玉米纖維等新材料用在面料裡;自主研發的面料制成的女包打開了國外市場。伴隨著提質增效,企業逐漸打入高端市場,范冬雲們的工資也翻了近一番。『作為一名基層紡織工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創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范冬雲說。

  為了把大伙的想法帶到大會上,來北京前,范冬雲特地請教、走訪,做了許多功課,漸漸看到一條清晰的出路:智能制造能夠實現生產工序的自動化、數字化,實時在線監測和數據提取、分析,能夠提昇勞動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工成本。『紡織行業要想擺脫現在面臨的困境,還得依靠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是必由之路。』范冬雲說。

  范冬雲希望,政府更加關注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引導鼓勵紡織企業淘汰落後產能,走智能化發展之路,同時及早做好智能制造領域緊缺人纔培訓培養,『讓老紡織也能實現大「智造」』。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