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誰來創新?動力何來?——代表熱議如何答好新時代『創新之問』
新華社記者張紫贇譚謨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從農業大省躍昇為科技大省的安徽創新實踐中,『誰來創新』『體制機制怎麼改』『動力哪裡來』等『創新之問』,成為安徽團代表熱議的話題。
『無否決權』的人纔服務窗口
『合肥為什麼這麼幸運能與上海、北京一起被支持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會場上,全國人大代表包信和說出剛轉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一職時的疑問。
『當聽到有院士對來合肥工作還存疑慮,省領導當即建議,建一個人纔引進的「無否決權人纔服務窗口」,意思是完全尊重用人單位的意見。當時,確實被感動了。這是一種對科學,對人纔的態度。』
人纔引進後,如何激發活力?合肥市市長凌雲代表聊起感受,『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各方積極性。如合肥推進股權、分紅激勵改革,已激勵人纔1200多人,激勵總額4.7億元,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明確轉化收益獎勵比例不低於70%。2017年,全省21家單位簽訂合同225項,總收入8912.4萬元,分別較上年增長87.5%、140.8%,大大激發創新活力。』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代表說,2018年將把財政科技管理改革推向深入,提高財政科技資金使用質量和引導效應。
『大創新大發展、小創新小發展,不創新難發展。』
五年來,全國創新驅動發展成果豐碩。量子通信、液晶顯示10.5代線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相繼問世,成果哪裡來?
『跟蹤全球科技發展前沿,安徽遴選了新型顯示、機器人等24個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加快推進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精准醫療、太赫茲應用等領域16個重大新興產業工程,推進核心項目產業化;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智能汽車等領域18個專項,力求突破核心技術。並加速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張天培代表介紹說。
『大創新大發展、小創新小發展,不創新難發展。』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代表介紹說,安徽日前決定對新組建的安徽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分別一次性獎勵500萬元、300萬元,其中50%用於成果獎勵,50%用於人纔培養引進。
搶抓『中國機會』
『未來3到5年是人工智能窗口期,誰能加速應用落地,就能搶佔產業先機。』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代表認為。
搶抓『中國機會』的不僅僅是人工智能行業。『當全球新能源汽車都在等待電池技術重大突破的關鍵窗口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益於巨大市場需求、政府大力推廣應用,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代表說。
時不我待。今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和第二個工作日,安徽省就召開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等『科技五會』,除了重獎科技人纔和團隊,便是討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建設。
『建議營造更加寬松的再創業氛圍』『制定留崗留職政策鼓勵員工創業』……會場上,圍繞創新的建言久久不息。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