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今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全國政協委員屠海鳴作了題為《聚焦『和』文化提高精准度增強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實效》的大會發言。屠海鳴說,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就是讓全世界理解和認同中國的形象和價值觀。外國人對中國認識的矛盾心理,癥結在於,他們搞不清楚文化中國、經濟中國、政治中國的內在邏輯。
屠海鳴表示,怎樣打通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呢?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從十九大報告中尋找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點、方法和路徑,要以價值認同為目標,用『和』文化理念來闡述中國和平崛起,用中國精神來解讀中國發展變化,用中國百姓故事來印證中國制度優勢。
屠海鳴說,這些年來,我們的文化海外傳播有得有失,效果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還是在『細分用戶』上下的功夫不夠。為此,我們應該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將傳播對象細分,針對不同傳播對象,采取不同策略。此外,還應該改進傳播方式。比如多呈現事實,把裁判權交給受眾;用小故事展示大道理,以文化和學術交流代替大規模宣傳活動,讓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更親和地被海外民眾接受、理解和欣賞。
發言全文如下: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別人的腦袋。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就是讓全世界理解和認同中國的形象和價值觀。這裡和大家分享兩個事例:
一個例子是一段名叫《這就是中國》的音樂短片廣受關注。主創人員是成都一個說唱樂隊的四名『90後』。該片以普通公民的視角解讀中國,不僅有對環境污染的擔懮,也涉及腐敗現象、『毒奶粉』事件,還有對中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民生改善的充分展示。這個視頻迅速在網上走紅,點擊量很快超過700萬,得到諸多外媒廣泛報道。這四名『90後』說,創作的初衷是想告訴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
一個例子是《黃鶴樓童話故事》走紅德國。一位武漢的媒體人移居德國後,發現德國70多個城市有童話故事。於是以龜山、蛇山等武漢元素為童話角色,創作了《黃鶴樓童話故事》。這本書一經問世,就被德國圖書館、兒童博物館收錄。她還將這本書介紹到414家實體書店、14家網絡書店和德國沒有開設中文課的學校。在她和朋友們的推動下,武漢和杜伊斯堡結成友好城市,德國第一列以中國城市命名的火車也取名『武漢號』。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到底是什麼形象?大體上有『三個中國』:文化中國、經濟中國、政治中國。總體上看,許多人對文化中國非常喜愛,包括武術、書法、美食等;對經濟中國,褒貶不一;對政治中國,則戴著有色眼鏡觀察,本能排斥。
外國人對中國認識的矛盾心理,癥結在於,他們搞不清楚文化中國、經濟中國、政治中國的內在邏輯。怎樣打通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呢?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從十九大報告中尋找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重點、方法和路徑,要以價值認同為目標,用『和』文化理念來闡述中國和平崛起,用中國精神來解讀中國發展變化,用中國百姓故事來印證中國制度優勢。
為此,我們先要明確『傳播什麼?』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因此,我們應該把『和』文化作為海外傳播的重要內容:『以仁為體,以和為用。』我們有完整的和諧發展觀。比如自我的和諧,『聽和聲以平其志,納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和而不同』;比如人與社會的和諧,『和為貴』『和氣生財』『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比如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再比如,以『和』為本的宇宙觀,以『和』為善的倫理觀,以『和』為美的藝術觀,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重要價值觀。聚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和』文化統領,可打通中國文化、經濟、政治之間的邏輯關系。
明確了『傳播什麼』,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對誰傳播』『誰來傳播』和『怎樣傳播』。
『對誰傳播』。這些年來,我們的文化海外傳播有得有失,效果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還是在『細分用戶』上下的功夫不夠。為此,我們應該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將傳播對象細分,針對不同傳播對象,采取不同策略。
『誰來傳播』。人與人直接交流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為此,我們的傳播思路應該是:繼續發揮官方傳播的巨大優勢,並更加注重發揮民間交流作用,與當地文化傳媒企業合作,借臺唱戲。
『怎樣傳播』。我們應該改進傳播方式。比如多呈現事實,把裁判權交給受眾;用小故事展示大道理,以文化和學術交流代替大規模宣傳活動,讓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更親和地被海外民眾接受、理解和欣賞。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