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知識界代表委員之聲】
光明日報記者張翼、晉浩天、楊玨、王建宏采訪整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創新引領經濟轉型昇級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要高質量完成中央賦予的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任務,就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高度重視和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太原理工大學,將按照省委『改革決不能落後』的要求,發動深化綜改和創新驅動雙引擎,從青年科技人纔的培養入手,強化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為助力山西振興崛起,推動國家繁榮昌盛提供山西智慧和人纔支橕,為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代表
發揮教育優勢助力脫貧
脫貧攻堅,教育肩負重大使命。近年來,我國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教育公共服務的城鄉、區域及群體差距仍十分明顯。扶智應成為扶貧開發的長遠之策和根本大計。要大力支持貧困地區鄉村幼兒園建設,加快構建貧困地區鄉村學前教育體系。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時,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昇貧困地區貧困人群就業創業能力。進一步完善保障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政策措施,拓寬貧困家庭子女縱向流動的通道。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院長秦和代表
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當下的中國,創新的故事很多。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快速崛起的新動能,正在重塑經濟增長格局、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新標志。當下的中國,共享、開放的故事也很多,精准扶貧、鄉村振興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就,『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正在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合作新格局等,都是國外關注的熱點,也是我們做好對外宣傳深度報道的新聞富礦。
——人民中國雜志社總編輯王眾一委員
推動職業院校走出去
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職業院校應充分認識和把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征,開展國際化辦學模式,推進與這些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合作和交流。同時,應聯合相關職業院校、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建立服務『一帶一路』職業教育聯盟,開展面向國際的校際、校企合作,推動國內職業院校『抱團』走出去。職業院校也可嘗試聯合企業共同開發與當地技術技能人纔培養接軌的專業課程標准及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共同組建專業教學團隊,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纔,服務當地的中資企業。
——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胡衛委員
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創新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究其根源,新發展理念是引領新發展的『燈塔』,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源代碼』,也是對人類發展實踐與理論探索的重大創新。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按照新發展理念走下去,就一定能不斷開創中國發展新格局,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中色(寧夏)東方集團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黨委委員、鈹材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王東新代表
《光明日報》( 2018年03月10日01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