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新華網楊濛攝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索煒)8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羅建紅表示,老百姓關注『雙一流』建設,就是關注高校教育質量。同時,教育質量的提昇和改革也有助於『雙一流』建設,有助於提高民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主持人:『雙一流』建設為何會被舉國上下寄予厚望?
羅建紅:我國每年有40萬學生選擇到國外讀大學,比例不小。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這一現象。一方面,隨著我國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出國留學可以給孩子多一條發展的路徑。
另一個角度,從教育的供給側改革來看,說明我國本科教育的質量仍有提高的空間,需要加強建設更加多元和包容的人纔培養機制。
老百姓需要更高質量的高等教育供給,來滿足讓下一代接受更高質量高等教育的要求。這種質量不僅僅體現在學科水平上,也體現在培養人纔的基本理念,大學的基礎性設施等方面。應該說,老百姓關心『雙一流』建設,更多是對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提昇的關切。
此外,老百姓也希望我國高等教育在科技創新成果方面也是頂天立地的,能夠提供更優質的科研創新成果,並轉化為生產力,直接服務於經濟發展、國防、醫療等。
老百姓還希望我們的大學在文化傳承和引領上,有自己的『大家』,能夠滿足人民對自身文化、自信等的需求。大學的功能有許多,包括培養人纔、開展教育、科技研究、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以及國際交流等。老百姓關注『雙一流』建設,直觀來看,是關心教育質量。綜合來看,有多方面的期望。
主持人:怎樣做纔能提高目前民眾對於教育的滿意度呢?
羅建紅:我在學校裡面分管本科教育,我覺得在『雙一流』的建設當中,我們要充分重視本科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高等教育在本科教育層面更有活力,更能滿足孩子們對本科教育的不同需求。現在在推動的高考制度改革,也是在保證公平性前提下,盡可能從更加科學的綜合角度拓展對學生的教育和優良的評估。
現在國家下了很大的決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同步推動高考制度改革,用包括高考、學考,一流大學擴大自主招生比例等多種方式選拔人纔,讓整個社會一同參與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裡面來。
我認為,高等教育質量提昇的第一關就是生源的選拔。生源選拔需要全社會達成一個共識纔能實施,不單單靠高校本身。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纔,高校的提昇與經濟發展相似,不僅要提高入學率、擴大規模,還要高質量發展。高等教育只有高質量發展,纔能體現其在人纔培養,和國家發展方面所作的綜合貢獻,老百姓纔會滿意。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