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題:讓人民感受美麗、收獲幸福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高質量發展作出生動闡釋,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總體上實現小康。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隨之提高,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資源高耗問題,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等等,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短板,也成為百姓之懮。
准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直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以人民感受美麗、收獲幸福為落腳點。就要著力解決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不平衡、人口和資源的不平衡、人與自然的不平衡,對低質量發展說『再見』。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自我革命、產業壯士斷腕,共同造就了彌足珍貴的綠色發展新趨勢。要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仍需艱苦努力,建設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