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在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的方面下功夫
2018-03-08 19:53:4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懮解難。』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言之諄諄、情真意切,令黨員領導乾部感受到肩頭重任,讓老百姓心中溫暖如春。

  每年兩會期間『下團組』,總書記關心最多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2014年總書記就曾到廣東團,他當時問『珠三角現在PM2.5是多少?』『東江的水質怎麼樣?』;2015年總書記到廣西團,直言『扶貧要立「軍令狀」,好乾部要到扶貧攻堅一線經受磨練』;2016年到青海團,總書記又問『青海有的地方面積很大,農牧民看病怎麼解決』;而今年在內蒙古團,總書記又以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的生動闡述,為落後地區的發展把脈……總書記的兩會足跡,書寫著一份深沈的為民情懷。

  隨手翻看今年兩會的議題,官員講的最多的是『為民』,代表關注最多的還是民生。從『三點半問題』引發的熱烈討論,到個人所得稅改革釋放的收入紅利;從脫貧攻堅的一個竹編水杯,到推動鄉村振興的『逆城鎮化』現象,所謂『兩會時間』,其實就是為普通老百姓解決問題的時間。有記者感慨,近兩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了提速降費的問題,但每次提出都能引起輿論的極大關注,這恰恰說明這類看似細小的問題,真正決定著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問題、打通橫亙在心中的梗阻,就是兩會真正所要達成的目的。

  老百姓幸不幸福、快不快樂、滿不滿意,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重要衡量指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何為美好生活?答案寫在每個人臉上,密碼藏在老百姓心裡。發展的核心要義,就是要找到這些答案,解開這些密碼,讓老百姓的心裡甜如蜜、臉上笑如花。而老百姓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絕不單單只是物質上的需求,更是精神層次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於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說,『我們要引導人們注重修養品德、保持良知、增強愛心,給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關愛和幫助。』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恰說明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真善美、正能量的渴望,同樣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回望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發言,字字擲地有聲。如今5年過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成就斐然,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然而改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一心為民的情懷與承諾。2018年,廣大黨員乾部更有理由、也有責任,循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本職崗位上做的更多更好。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