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習近平的『下團組』時間 | 『功成不必在我』並非消極怠政不作為
2018-03-08 21:19:21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8日上午,習近平參加了山東代表團的審議。這是今年兩會他的第四次下團組,也是十八大以來首次到山東團。

  2013年11月,習近平曾赴山東考察。他行經青島、臨沂、濟寧、菏澤、濟南五地,要求匯聚起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正能量。外界注意到,圍繞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做好『三農』工作,也是習近平那一次調研的重要內容。他提出,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於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

  山東是農業大省,素有『全國農業看山東』的說法。習近平此次下團,與代表之間會有什麼樣的互動,他將聚焦什麼樣的議題?

  按照慣例,山東團8位代表首先發言。

  會場裡,這些情牽五年的故事

  因為五年前習近平的那一次山東之行,在3月8日上午發言的這八位代表中,就有四位與習近平產生了交集。

  情牽五年的故事,在熟悉的鄉音裡動情講述。

  五年前的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綜合服務中心看望了一群從事家政服務的『陽光大姐』,勉勵她們『家政服務大有可為』。

  公司董事長卓長立代表向總書記報告,如今『陽光大姐』已經發展成為擁有5萬多名服務員的大型家政公司,牽頭制訂了行業內的7項國家標准,近五年來安置就業97萬餘人次。

  習近平對卓長立代表說,家政業就像『陽光大姐』一樣是朝陽產業,希望把它作為一個事業來辦。

  習近平:家政是個朝陽產業

  △點擊微視頻

  紡織產業往往被視為傳統產業。當年,習近平在山東考察了一家名叫如意的紡織服裝企業。他指出,只要掌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產業也可以變為朝陽產業。

  公司董事長邱亞夫代表告訴習近平,當年他的這一句話激勵著公司大力提昇科技攻關和設計能力,實現由傳統紡織向時尚品牌轉型昇級,如今高端市場佔有率已經穩居國內第一。

  △邱亞夫代表在發言

  濟寧市長傅明先代表在發言時說,當年總書記專程到了曲阜,還開了座談會。作為孔子的家鄉、儒家文化發源地,濟寧近年來著力做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文章。

  傅明先向總書記報告,今年央視春晚曲阜分會場彰顯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反響很好,春節期間游客增長了47.3%。

  △傅明先代表在發言

  最後一位發言的張淑琴代表給習近平捎來了一位老人的祝福。

  當年,習近平在臨沭縣曹莊鎮朱村看望了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張淑琴與朱村的支部書記恰好都是市裡的人大代表。打聽到張淑琴這次來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今年已經88歲的王克昌老人找到了她,請她給總書記捎個好。

  習近平說,請你向老人轉致我對他誠摯的問候,祝他健康長壽。

  ?張淑琴代表回到駐地後與王克昌老人視頻通話。老人說,他也祝總書記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在五年前考察山東時,習近平指出,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在3月8日的發言中,作為小學校長的張淑琴代表談了自己的理解,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必須從基礎做起、從娃娃抓起。

  習近平對此回應說,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後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習近平:紅色基因要代代傳承

  △點擊微視頻

  是它,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

  在傾聽代表們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發言的主題,正好延續了五年前那次考察中關於『三農』問題的思考,也契合山東這個全國農業大省的場合。

  梳理十九大以來的脈絡不難發現,鄉村振興,這是一篇正在做的大文章。

  在3月8日上午的講話中,習近平重申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講過的兩句話,一句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另一句是,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鄉村振興戰略之於『三農』問題,之於全國大局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正是在三個月前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勾勒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時間表。

  五個振興,鄉村振興今後這麼乾

  鄉村振興,藍圖已經繪就,今後怎麼乾?習近平在山東代表團用『五個振興』做了闡述。

  ——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十九大報告在闡述鄉村振興戰略時,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排在首位的也是產業興旺。

  在3月8日的講話中,習近平強調,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要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前提。『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習近平一再強調的。

  ——推動鄉村人纔振興

  早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提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在山東代表團講話時,習近平強調,要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在去年的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傳承發展提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在3月8日的講話中,習近平進一步提出,要深入挖掘傳統優秀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要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在講話中,習近平提出,要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橕點。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習近平提出兩個『千千萬萬』,一是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二是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習近平還強調,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

  『功成不必在我』,這是習近平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如何正確理解?3月8日上午,他在回應代表講話時,做了這樣一番闡釋。

  習近平說,功成不必在我,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

  ?習近平: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點擊微視頻

  鄉村振興,也正是這樣一項需要對『功成不必在我』有此番理解的事業。

  驚蟄甫過,希望的田野,正待春風輕拂。

  (央視記者申勇龔雪輝劉愛民史偉沈忱李錚偉明哈男章猛陳括郝薇)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2018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