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大家關心事 坦誠作回應——2018年全國人代會首場『部長通道』現場直擊
2018-03-06 09:09: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孫奕 胡浩 劉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大家關心事坦誠作回應——2018年全國人代會首場『部長通道』現場直擊

  3月5日,11時50分許,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剛一結束,今年全國人代會的首場『部長通道』隨之開啟。

  約百米長的通道上,快門聲此起彼伏,媒體提問爭先恐後——

  『監察委會同紀委合署辦公以後,會不會成為一個超級大的「超級機構」?』

  『北京到雄安新區的城際鐵路建設情況如何?有沒有規劃雄安新區到其他城市的城際鐵路?』

  『今年中國的外貿發展態勢如何?』

  ……

  來自監察部、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農業部、國臺辦的6位『一把手』走上通道,零距離面對媒體,不避尖銳問題,直面社會關切,發出權威聲音。

  監察部部長楊曉渡說,要取得反腐敗的徹底勝利,也就是把今天形成的壓倒性態勢變成壓倒性勝利,需要繼續加強黨的領導。

  針對輿論關切,楊曉渡表示,監察委員會不是一個超級的權力機構,做的大量工作是日常『拉拉袖子,提個醒』的工作,是監督的工作。

  去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說明中國的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著眼未來,商務部部長鍾山說,2018年,『要打造中國品質、中國品牌的外貿新形象,努力推進外貿強國的建設。』

  被問及兩岸關系,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如果有人錯判形勢、執意推動『臺獨』分裂,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絕不答應,整個中華民族也絕不會答應。『我們有堅定的意志,有充分的信心,更有足夠的能力來遏制住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

  通道上,面對百姓期盼,這些部門負責人的話語傳遞陣陣暖意。

  讓老百姓少點難、不再煩,是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代需要。化肥農藥減量、網絡提速降費、改善農村交通、共享單車管理……問題背後折射百姓對更美好生活的期許,各部門負責人認真作答。

  目前,我國農藥使用量已經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已實現零增長。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抓好重點品種、新型經營主體和科技創新三方面,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針對社會關心的電信資費等問題,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到年底之前移動網絡流量資費要比去年下降30%以上。同時,還要繼續推動家庭寬帶、企業寬帶和專項資費的下降。

  農村公路對農民致富、農業振興、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談到農村『斷頭路』問題時,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到2019年,要完成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標。到2020年,具備條件的建制村要通客車。

  『我們要努力,小康路上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為交通而掉隊。』李小鵬說。

  通道上,一問一答間,充分展現新時代的大國開放與自信。

  近年來,『部長通道』已成為每年全國兩會中外媒體期待的一道『大餐』。歷經多年實踐,兩會『部長通道』更加規范、有序、高效,百米通道向世界開啟了一扇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記者發現,為了更廣泛搜集問題,采訪組織方利用『人大會議新聞中心』微信公眾號征集媒體提問,由現場主持人選取熱點問題發問。

  盡管通道采訪長達1個小時,12個問題緊鑼密鼓,但中外記者仍不過癮。面對頻頻追問的中外記者,現場工作人員反復表示,會將來不及作答的問題轉交給部門新聞辦,並以適當的方式回應。

  從『部長通道』到今年兩會首次開啟的『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中國正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打開更多開放窗口,回應各方關注,展示中國形象。

  『全國兩會設置「部長通道」「代表通道」「委員通道」,彰顯中國越來越開放自信,為媒體提供了和部門負責人及代表委員面對面的平臺。備受外界關注的中國反腐、轉型發展等議題,在通道上得到了權威回應,信息量大,影響深遠。』匈牙利《世界中國》雜志記者納吉麟說。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