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辜勝阻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多指標顯示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18-03-06 08:59:51 來源:人民網  作者:黃玉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辜勝阻做客人民網。人民網謝昊攝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5日,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辜勝阻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解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為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他認為,從GDP含金量提高、科技進步提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消費和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比重加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降低了經濟下行和就業下行的風險、城鎮化進程加速、綠色環保生態理念的普及、脫貧減貧成效加劇、基礎設施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彰顯中國智慧等方面,彰顯了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辜勝阻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個很重要的亮點是從多指標方面顯示,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辜勝阻說,GDP含金量提高的重要指標就是百姓的收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過去的五年,百姓的收入增長是7.4%,GDP增長是7.1%,用老百姓的話講,收入跑贏了GDP。』其次,創新驅動了經濟,五年增長5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有所增強。

  消費、投資、出口作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一直是主導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項,如今,消費的貢獻超過了投資,服務業的比重也大幅度提昇,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辜勝阻談到,五年前每天新增企業5000家,現在每天新增的市場主體是1.6萬家,『因為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所以我國能夠應對經濟下行和就業下行的風險。』此外,城鎮化率從五年前的52.6%提昇到58.5%,大概有8000萬人實現了市民化,改變了半城鎮化的狀況;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追求發生改變,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過去五年,重點地區的PM2.5下降30%,單位GDP能耗和水耗下降20%,大氣污染問題已在逐步減輕。

  中國的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30%,減貧貢獻超過70%。過去一年,6800萬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的發生率從10%以上下降到3%,這對於全球的減貧貢獻是非常大的。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國的高鐵佔世界的2/3,網購以30%的速度增長,網民人數是世界第一。』辜勝阻說,這些都是體現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和落實,也是實現全球化新治理的一個重要平臺,都是我國綜合實力的有力體現。

  改革個人所得稅征收標准讓征稅制度更合理

  談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時,辜勝阻表示,要擴大消費,就要壯大中等收入階層,提高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辜勝阻認為,中等收入階層非常重要,『有人說我國大概有3億人是中等收入階層,未來會發展到5億人,這將是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推進一些新的消費理念。比如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文化消費、旅游休閑消費,還有個性化的各種消費,讓這種新的消費形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除此之外,要通過創業和創新使更多的人成為新的中等收入階層,通過創業、創新和創富形成一個金三角,讓大家在創業中實現創富,提高百姓的收入。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改革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這是近幾年兩會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比如張三是個單身漢,收入一萬;李四要養兩個小孩、兩個老人,收入也是一萬。張三和李四在現在的稅制下都要交一樣的個人所得稅,這就很不合理。如果改為以家庭為單位納稅,要把養老人和小孩的費用進行抵扣,這樣就會出現多養孩子少交稅的情況。』辜勝阻說,我們面臨嚴重的老齡化,所以要讓養孩子的家庭減輕負擔,同時,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也有利於擴大消費。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