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莫元花:小小繡花針長成富民『金箍棒』
2018-03-05 19:21:3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蔣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南京3月5日電 (記者蔣芳)江蘇揚州寶應縣魯垛鎮的莫元花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位帶領全縣30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用小小繡花針解決脫貧致富大問題的『繡娘』說:『我建議進一步加強鄉土人纔技藝傳承,希望我們的探索給更多地方帶來脫貧的啟示。』

  小莫的繡花功夫傳承自老莫。莫元花的父親莫學春17歲入伍,在原沈陽軍區某部『鋼鐵英雄班』當了6年兵,退伍後他放下槍杆子拿起繡花針,到常州拜師學習亂針繡。1989年,莫學春在魯垛辦起第一家亂針繡小作坊。創業難,沒資金、沒訂單,他卻硬是闖開了市場,成了農村裡的富裕戶。之後,莫學春對村民傾囊相授,自此,亂針繡特色產業的『種子』就在魯垛萌芽了。

  2001年,19歲的莫元花從父親手中接過繡花針。心靈手巧的她,琢磨出了更適合人物肖像的繡法『16系環節操作法』。用針作畫,頗有天賦的莫元花接連獲『百花杯』獎、國家級展銷金杯獎等,並亮相國際舞臺。

  為了幫助更多留守婦女就業創業,莫元花面向全縣免費開展亂針繡技能培訓,開班20期培訓學員近2000人。在莫家兩代人帶領下,目前魯垛鎮有刺繡企業及繡坊、繡莊30多家,從業者3000多人,年產值3億元,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小小一根繡花針,催生致富一方百姓的產業。魯垛鎮鎮長陳婷婷說:『作為「中國亂針繡之鄉」,如今我們這裡家家做女紅、戶戶有針工,全鎮300多貧困戶由此走上脫貧致富路。』三新村黨支部書記周國權說:『婦女們跟著莫元花學刺繡,不僅增加了收入,還能照顧家庭種好田,我們村幾乎沒有留守兒童。』

  扶貧路上,父女誰的貢獻大?莫元花笑著說:『我比不了父親,創業從無到有最艱辛。我們魯垛亂針繡越做越紅火,是因為趕上了好時代。國家扶貧政策就像一股春風,讓小小繡花針迎風長成了富民「金箍棒」。』

責任編輯:孫宇
【專題】2018全國兩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