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鄭生竹)『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村富民的產業。』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沛縣棲山鎮胡樓村黨總支書記王吉永看來,農村產業發展得好,纔能吸引青年返鄉,『在家門口工作創業,村民們纔能「看護好小的,照顧好老的」,過上幸福體面的生活。』
『當時領導對我說,你個人富了不算富,帶村民一起致富纔算富。』1998年,29歲的王吉永靠開辦磚窯廠成為『百萬富翁』,組織部門讓他到村裡當書記,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王吉永認為,村裡致富的路上,有兩道坎要先邁過去。
『當時,我們村的乾群關系有點緊張,有的村民有時碰到村乾部迎頭就罵。農村要發展,必須乾群一條心。』王吉永花了3年時間,走村入戶了解村民們憤怒的根源,拆除村民與村乾部之間的『心牆』。同時,他還自己出資帶領村民修建泵站、溝渠、涵洞等水利設施,『旱能灌、澇能排,村民們開始信服村乾部。』
現在的胡樓村由6個自然村合並而成,合並之後轄區面積變大,村民們盼著水泥路、自來水等基礎設施進村入戶,但因聚居分散,成本極高而辦不成,這成為擺在王吉永面前的第二道坎。
2006年,村裡成立建房領導小組,動員准備建新房的村民集中建房,將錢統一交給小組,再由小組統一規劃設計和施工監理。為消除村民的顧慮,王吉永提出先建後拆,『集中建房既節約了土地又節省了建房成本,村裡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纔有可能』。
邁過這兩道坎後,為兌現當初共同致富的承諾,從2013年開始,王吉永帶領村民走出去參觀學習產業興村的先進做法,先後引進了食用菌大棚和桃林種植。2016年,胡樓村在縣、鎮政府支持下,還規劃興建了一個工業集聚園區,引進了一批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
集中建房和就地興業讓村民們真正的安居樂業,下一步,王吉永計劃招引強村富民的產業,讓村裡更多的青年人願意留下來。來北京參加兩會前,王吉永正在利用返鄉青年回家過春節的機會,了解他們是否有留鄉工作和創業的打算。
『我的根是在農村這片土地上,我有這個義務去振興鄉村。』今年是王吉永當黨總支書記的第20個年頭,他說全國人大代表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要借著這次兩會的春風,回去後繼續擼起袖子加油乾,爭當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