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臘月二十八,來到江蘇省啟東市王鮑鎮建群村,村民說:老漢施方新不簡單,家裡開銀行,存款上百萬。
慕名找到施方新,他正在院子裡剪枯枝,房前屋後栽滿了黃楊、羽毛楓、羅漢松、雞爪槭等各類苗木,『過年了,給它們也理個發。』

施方新在他的院子裡
銀行開在哪?老施哈哈一笑,『我的「銀行」就種在地上。』說完,便領著記者看『存款』:那棵46年樹齡的黃楊,有人出價20萬要買;旁邊那棵小一點,也能賣到15萬……房前屋後這一畝半分地裡,僅價格不菲的精品苗老施就有9棵,再加上他在大田裡種的10畝苗木,存款上百萬,一點不誇張。
『種樹就像到銀行存錢。樹苗每年都長大,相當於利息;賣掉大苗種小苗,相當於取錢和存錢。』老施家這麼多『存款』,其實前前後後投入還不到10萬塊。『走上這條路純屬誤打誤撞。』今年65歲的施方新種過地、當過廚師,後來成了一名苗木經紀人,走街串巷收苗木賣到蘇南、上海,看到喜歡的,也在房前屋後種一種。2000年,行情越來越好,收苗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看准時機,老施乾脆租地自己種苗木,並發動左鄰右捨跟他一塊種。
『今年行情不錯?!』南院鄰居施宏標迎面走來,遠遠地打招呼。跟著老施種苗木,他家近20畝的黃楊、羅漢松、銀杏已長成,夫妻倆平常在外做農資生意,76歲的母親一人管苗木,去年賣樹掙了十多萬。『樹長大了就不怎麼要管了,主要是一年施兩次肥,到時我們就回來。』回家纔兩天,施宏標感覺村子裡裡外外看不夠,『我走過的村多了,看來看去還是我們村最美!』
隔河傳來笑聲,『施老師,我對你真是服氣了!』東邊的鄰居、在上海做水電工的黃新忠也回來過年了。當年老施讓他種苗木可是吃了『閉門羹』:『樹苗要長好幾年纔能賣錢,地裡幾年不打糧,這事兒能劃算?』去年,老施7年前送給他的一棵小葉女貞被販子看中,出價1200元要買,讓他徹底沒了言語。『一畝地種一年還不抵一棵樹,我家兩三畝地都已經種上苗木了,等樹長大,我也守著「綠色銀行」過日子!』
別人都怕同行,老施拉扯這麼多人當同行,圖啥?『獨木不成林,我老漢一個人弄不出大動靜,大家一起搞纔能成氣候。』在老施的帶動下,建群村專門搞苗木的有30多戶,房前屋後種種的有100多戶,村子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想挑精品苗的老板,都會專程到村子裡來轉轉。

村民在房前屋後栽滿苗木
『建群村已種了3000多畝苗木,村子綠化率超過60%,在啟東名列前茅。』村黨支部副書記黃敏慧告訴記者,村『兩委』順勢而為提昇村子『顏值』,投入資金對河溝、道路進行環境提昇,還為200多戶人家粉刷了外牆,2年前村子被評為『江蘇最美鄉村』,去年又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全國文明村』……
『這個我知道!』沒等黃敏慧說完,黃新忠就搶著說,『我在上海都看到新聞了,覺得特別有面子,逢人就告訴……』
『那我就講個你不知道的。』黃敏慧笑著說,『南通市規劃局「大走訪」來過村裡好幾趟了,要幫我們把「金字招牌」用好,正免費為建群村做整體規劃,產業規劃重點發展旅游業、搞民宿。這要是到市場上請公司做,至少要花30萬呢。』
『真的啊?這太好啦!』黃新忠高興得直笑,『別的我不敢說,就我們河溝裡的魚,在上海就很難買到,上海人保證喜歡!』幾年前,建群村對280多條河溝進行集中清淤和護坡襯砌之後,將河『分』給了家家戶戶,村民放入魚苗,一年到頭都能有鮮魚吃,味道和買來的不一樣,沒有土腥味。

村裡清澈的小河
『以前河河溝溝沒人當回事,雞棚鴨捨全搭在河邊。現在別說丟垃圾,就連洗衣水都不往河裡倒了。』在施宏標看來,這幾年不但村子在變美,村民也『美』了起來。
『岸上長著「搖錢樹」,河裡藏著「聚寶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美。』施方新總結,『等民宿搞成了,建群村的風景也能賣錢,這座「綠色大銀行」,子子孫孫都吃不完啦!』
一語說完,大家笑成一團。喜慶的鞭炮在四面八方不斷響起,仿佛在提醒我們:年的腳步近了,又近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打造金源文化主題公園2021/09/06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