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90後小伙郭貴友為家鄉寫春聯 尺幅之間藏巨變
2018-02-17 12:3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王雲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①:書法家為江西贛州群眾送去春聯。

  陳地長攝

  圖②:郭貴友為村民寫春聯。郭少華攝

  圖③:小朋友在國博收到贈送的春聯。

  本報記者王玨攝

  圖④: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觀麼鎮的老百姓收到當地文聯贈送的春聯。

  楊文斌攝

  圖⑤:貼福字掛燈籠。資料圖片

  上聯:歡天喜地歌盛世

  下聯:張燈結彩舞新春

  橫批:喜氣洋洋

  這副郭貴友為2018年春節寫下的春聯,勾勒出家鄉的變化:鄉村環境變好,村民跳起了廣場舞。

  小郭今年25歲,是湖南省祁陽縣大忠橋鎮雙鳳村人,給村民寫春聯已有16個年頭。近幾年,雙鳳村變化喜人,他的春聯也說起了身邊事兒,寄托美好祝福。

  家鄉變美了

  第一次把村裡的變化寫進春聯,是在兩年前。

  2016年春節前,在外地工作的郭貴友拎著大包小包,回村陪父母過年。走在村道上,視野裡竟沒有一片白色垃圾,他簡直不敢相信,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個不停,『村裡啥時候大變樣了?』

  『多虧新農村建設,村裡成立了保潔隊,亂扔垃圾的人也少了,生態一天天看著好起來。』母親曹秋華的話解開了他心中的疑團。他當年就寫下一副對聯——

  上聯:藍天碧水生態文明千秋歲

  下聯:鳥語花香科學發展萬裡春

  橫批:美在雙鳳

  雙鳳村有兩座大山,形狀皆似鳳冠,故得此名。這個湘南山村,背靠陽明山,環抱一片良田,山溪穿村而過,山水田園相映成趣。近些年,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隨之而來的是生活垃圾與日俱增。到了夏天,臭氣熏天,令人窒息。

  雙鳳村重新擁有『高顏值』,源於2014年。當年,祁陽縣將雙鳳村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拉開了變美的序幕。村規民約中,明確反對亂扔垃圾;村裡組織了保潔隊伍,由12個村民專門負責村裡的衛生;家家戶戶有了垃圾桶,垃圾倒滿後,運到村裡的小型焚燒爐集中銷毀。

  『保潔員天天打掃衛生,村裡人和他們又都沾親帶故,誰還好意思亂扔垃圾?』村支書郭希華說,漸漸地,大家的思想也變了,從『不敢』亂扔垃圾變為『不想』亂扔垃圾,『村容村貌整潔了,住起來也舒坦多了。』

  條件更好了

  寬闊的村道兩旁種上了綠樹,桂花樹、蘭樹等向遠處延伸,明亮的路燈與之相隨……去年春節前夕,郭貴友從祁陽縣城轉搭班車回家,車停在村口時,他還以為自己下錯了站。

  2016年,雙鳳村變化不小。這一年,村裡家家戶戶都通上了水泥路,主乾道上安裝了180多盞路燈,星星點點的光芒照亮了人們前行的路。5公裡的林蔭道,讓大家的出行更加舒心。

  飲用水的變化,也是村民生活質量提昇的見證。此前,祖祖輩輩喝水靠打井,但地下水礦物質太多,喝了容易患結石。為解決這個問題,村兩委想辦法鑿出一條道,把大山深處的山泉水引進自建的小水庫,進行集中處理。經過軟化的山泉水,通過自來水管道流進了全村386戶人家。

  『自打喝上這個水後,結石病都好了,不用遭罪挨痛咯!』村民郭冬順說。

  據郭希華介紹,近幾年,祁陽縣、大忠橋鎮和雙鳳村三級,共投入320萬元,用於改水、改廁、修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除了上級撥款,就是村集體出資,不問村民要一分錢。』依靠6000畝林場,村集體每年的收入就有100多萬元。

  郭貴友以綠樹、路燈為題材,寫下春聯:

  上聯:林道燈影千家樂

  下聯:幸福莊園萬戶歡

  橫批:安居樂業

  他用這副春聯反映村子面貌的煥然一新。

  觀念進步了

  郭貴友眼裡的家鄉,年年都有新變化。今年,讓他感受最深的,是人們觀念的進步。

  『鄉親們更重視身體健康了,全民健身已成為一種新時尚。』小郭說。從前,村裡人乾完農活,就靠著看電視、打麻將打發業餘時間。現在,大家學城裡人跳起了廣場舞。

  他的母親曹秋華,因為早些年的一場手術,身體底子弱了不少。這兩年,她每天都在村上跳廣場舞,過年過節也捨不得間斷。堅持下來,身體比以前好多了,精神頭兒十足。

  『村部有專門的健身場地,刮風下雨一樣能跳。』曹大姐很興奮,『我們跳的都是最時興的舞蹈,要跟上時代嘛!』

  母親在廣場舞中收獲的健康與快樂,成了小郭創作春聯的新素材。

  除了廣場舞,村裡經常開展詩歌、繪畫、書法、棋藝等比賽,精神生活大大豐富。村民們在過年前還會還自導自演春節聯歡晚會,在雞年春節前辦起了迎新『村晚』。

  觀念的進步,還體現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雖然背靠陽明山這座『綠色銀行』,但雙鳳村並不滿足,他們也思量著從『賣木材』變為『賣景觀』。

  雙鳳村有始建於明朝的郭家大院。這座古院落由大大小小數十個院子組成,青磚砌牆、飛檐翹角,裝飾雕刻十分細膩,彰顯了湘南古代建築特色。

  數百年下來,郭家大院逐漸頹敗,人氣日薄。對此,當地投入230萬元用於修繕復原。去年12月,雙鳳村獲評湖南省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游客多了,我們可以搞農家樂、民宿,鄉親們都盼著早日吃上「旅游飯」呢!』郭希華說。

  本版制圖:沈亦伶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