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新春走基層·春運故事】大興安嶺深處的『雪國列車』
2018-02-14 11:01:08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視網消息:2018年2月1日,春運第一天, 59歲的列車長張憲華和他的8名班組成員在黑龍江省加格達奇火車站迎來了踏上春運旅途的第一批乘客。

  張憲華乘務組擔當的是加格達奇開往韓家園的4059次列車,這是大興安嶺深處經塔河開往韓家園的唯一一趟旅客列車。這列只有5節車廂的『公益慢車』途經松樹林、太陽溝、查班河、永慶等17個停靠站點,全程379公裡,運行時間近7小時。4059次列車是老式綠皮車,已經在林區運行了30多年,而且乘務組的平均年齡在55歲以上,這是一趟名副其實的『老爺車』。

  這兩天大興安嶺地區正遭遇50多年來最嚴重的極寒天氣,氣溫已降到零下四十度,運行中的列車,車內外有近50度溫差,隨著列車一路北上,有時地面積雪會被刮起,從車廂連接處的縫隙倒灌進車內,把門頭變成『冰雪世界』。剛到第一站,張憲華就發現一節車廂的車門被凍住打不開了。

  4059次列車長張憲華

  4059次列車長張憲華:全凍死了……這個就得在外邊踹……擱腳適當的力量,把它能踹開,你要不把它卡住,旅客上下車他就不安全……錘子不能打,鑄鐵一打就容易打折,所以說我們踹這個的力度也得掌握,非常均勻一點的。

  在極寒環境下,洗臉間和廁所的下水管經常被厚厚的冰雪凍住,乘務組每隔一段時間就得用開水給洗漱間和廁所的下水管解凍。

  4059次列車員李樹和:這個排水凍了……衛生間衝不了,所以現在只能擱開水燙……一般的一趟乘務,得燙個三次到四次。

  大興安嶺冬季寒冷漫長,漫天飛雪和零下40度的嚴寒時刻考驗著4059次列車乘務組。極寒地區行車,取暖是首要問題。綠皮車靠燃煤取暖,燒鍋爐是乘務組的一項重要任務。

  老車體密封不嚴,為了保溫,幾乎所有的車窗都貼了雙層塑料布,張憲華他們還得時常拿著膠帶去補窟窿。

  4059次列車長張憲華:這地方摳的基本都漏了,這就是坐車的小孩……往窗戶上面放東西什麼的,無意中給頂壞了,有這種情況就臨時修補。

  每年入冬大雪封山後,這趟平均時速50多公裡的老爺車幾乎成了林區居民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乘客告訴記者,同樣的時間和距離,這趟火車的票價是長途客車的一半,而且冬天下雪山路滑,坐火車更安全。

  乘客申世香:我這回是從查班河到十八站……

  記者:票價多少錢?票價2.5元。

  乘客鄭少斌:近途的那比公交還便宜……真是那麼回事……冬天有雪路滑老百姓都不願意坐(長途)客車,這個時間段也挺好的,正好辦一上午事,下午回來了。33:15經濟實惠……坐這個車覺得還挺熱乎的。

  乘客李桂琴:家裡十八站(車站名)小林業局看不了的病,我們就得(坐這趟車)上地區去看……方便群眾挺好的……你看有的時候(上下車)人少,我們那都是小地方小林業局沒有多少人,不過能有這趟車我們挺感謝共產黨的,真的很好。

  查班河和永慶是4059次列車的兩個乘降點,所謂乘降點就是連車站和站臺都沒有的小站。乘降點所在地區只有幾戶人家,乘客就更少了。有的乘降點只有一名乘客上下車。然而,30多年來4059次列車始終堅持在這兩個乘降點停車一分鍾,即使沒有旅客,乘務組也會按規程踏著積雪下車列隊。

  4059次列車長張憲華:一共兩個乘降所,永慶(乘降所)人比較少……我們有兩個班往返,就那一個人上車,完了回來還是他。

  在永慶乘降點,記者見到了那唯一的一位乘客。

  乘客顧尚軍:我家在塔河,我們單位在永慶,每天都往返這趟車……有的時候就我一個人上車……能停一下車,可以說是鐵路部門對我們的照顧……我坐這個車都20多年了,那時候是30多歲,現在都54歲了……現在我兒子也在坐,我們在山裡面,它是我們最好的交通工具。

  晚上七點多,一直在忙碌的張憲華突然病倒了。一位懂醫術的女乘客自告奮勇對張車長進行了簡單治療。還好只是因為受涼犯了老毛病,沒有什麼大礙。

  晚上8點多,4059次列車安全抵達終點韓家園站,首趟春運乘務工作圓滿完成。在第二天一早的返程列車上,張憲華告訴記者,2018年春運一結束,他就要退休了,這是他的最後一個春運。

  4059次列車長張憲華:總有點留戀的感覺,這個工作說心裡話還真挺願意乾的。有一種感情,每天上車打打招呼說說笑笑的,有什麼事互相有的都留電話號……這種感情還是挺好的,旅客也挺依賴我們的……再一個班組成員在一起,我們班組成員在一起就已經結下非常深厚的感情。我今年4月末退休了就,最後一個春運……上好最後一班崗。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