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見字如面』24年 鐵路夫妻的24萬字情書
2018-02-10 14:18:05 來源:央廣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娟,也不知道你感冒好了沒?我給你買了點藥,放床頭櫃上了……』

  『全忠,元旦我和丫丫玩的美得很,吃的也美得很,美中不足,少了你……』

  在蘭州鐵路局蘭渝車隊隊長任亞娟家中,有23本家庭日記本,上面留下了她和丈夫的820多條只言片語,長達24多萬字。

  丈夫李全忠,是蘭州客運段寧波車隊副隊長,夫妻倆同在一個單位上班,但由於工作車次不同,兩人在家碰面的機會少之又少。他們把家裡需要辦的事情寫在紙條上交代給對方,為方便留存,紙條換成了筆記本,沒想到,這一習慣保留了24年。

  24萬字情書

  1995年,夫妻倆剛結婚時,丈夫李全忠在廣州車隊,上四天班休四天,妻子任亞娟在北京車隊,上三天休三天。『經常是他回來了我已經走了,他走了我纔回來。即使我倆同時到家,過不了兩天我又要提前走了。』任亞娟告訴記者,最長的時候兩人半個多月都碰不到一次面。

  『忠,你回來後要注意身體,少抽煙,少喝酒,回去看看父母……』

  『全忠,這兩天武威溫度下降得厲害,你的毛衣毛褲我洗好放在臥室第一個衣櫃裡了。記得穿上,保重!』

  任亞娟算了下,她在筆記本上寫下了400多遍丈夫的名字。

  『最初留字條是為了照顧孩子,後來就在上面記一些瑣事。』任亞娟說,如今的留言本更像是家庭生活的記錄,裡面有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有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也有工作中的相互勉勵……夫妻倆平時說不出口的牽掛和愛也都浸潤在對話的字裡行間。

  『娟,我的褲子放在洗衣機上了,上面有油漬,我都洗了就是洗不掉,你給我想想辦法唄。』

  『亞娟,昨晚在列車上沒合眼吧?一回來就趴在沙發上睡著了,看著好心疼。你最喜歡的冬果梨湯熬好了,在茶幾上,醒來記得喝,我先出乘去了。』

  在任亞娟眼中,生活裡老實憨厚的丈夫不善言辭,而在留言本裡,他卻變得柔軟而深情,還常用『親愛的娟』稱呼自己。『每次看見這幾個字心裡就暖暖的。』任亞娟說。

  1月3日是任亞娟的生日,每年這一天,夫妻倆都約好一起紀念,如果沒碰上面,丈夫也會發個祝福。

  有一次,任亞娟等了一天,也沒等來丈夫的問候。她按捺不住,給丈夫打了電話。

  『今天幾號了?』『3號』『那是幾月三號?』『元月三號……』話剛出口,李全忠便意識到自己把妻子的生日忘了。『都怪我!跑車路上太忙了,把這麼重要的日子忘了!』

  李全忠回來時,妻子已經走了,便在筆記本上留言,『對不起親愛的娟,把你生日給忘了,等你回來咱們一起給你補上。』

  在任亞娟的印象中,這是丈夫為數不多的情感表達,『現在想起來心裡還覺得挺溫暖。』

  夫妻倆的23本留言中,有普通的筆記本,也有單位發的《工作手冊》和《客運工作寫實》,如今這些都被任亞娟整整齊齊地碼在一起,珍藏在一個精致的木匣子裡。『再寶貴的記憶也有被遺忘的時候,現在想來,這些筆記對我們來說真是一筆財富。』

  23年過去了,任亞娟偶爾把過去的留言本翻出來看看,往事像過電影般歷歷在目。『雖說現在QQ、微信啥的都挺方便,但每次進家門後,第一件事還是只想去看本子上他有沒有寫什麼話,有沒有交代什麼,看完了心裡纔踏實。』

  第一篇留言

  『全忠,丫丫已安全送回老家,我姨全家都很喜歡丫丫,你放心吧……』1997年5月,任亞娟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給丈夫的第一篇留言。

  因為工作繁忙,任亞娟剛休完產假,便把孩子送到遠在陝西寶雞的老姨家照看。然而,任亞娟身上的擔子沒有減輕,反而更忙了。

  『孩子送走後,總感覺心裡空蕩蕩的,就想著哪怕自己苦一些,也要多看看孩子。』任亞娟說,那段日子,她從北京出車回來,便接著收拾東西,給孩子買上些衣服和零食,又坐上趕往陝西的火車。『在那待上兩天回來,又該走車了,基本一直都在路上奔波著。』

  時間太匆忙,任亞娟每次回去都來不及換下藍色工裝。『我姨告訴我,有一次村裡來了個穿著藍西裝的婦女,我那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就跟著人家一直跑,邊跑邊喊,媽媽!媽媽!』

  任亞娟後來纔明白,在一歲多孩子的認知裡,穿藍色制服的就是媽媽了。

  每次看孩子,並不能讓任亞娟心頭的思念緩解多少。『看著女兒的小臉蛋凍得通紅,我心揪的呀!一咬牙下定決心,不管多難,要讓她在我們身邊長大。』

  女兒李卓蔚兩歲時,任亞娟把她接回蘭州,送進了鐵路職工『全托』幼兒園。可能小小的心靈太害怕分離,每次都會死死地拖住媽媽。『經常是我連哄帶騙著跑出來,她在裡面哭,我就在院子裡偷偷抹眼淚。』

  等李卓蔚再大一些上小學,趕上父母都不在家,任亞娟就讓她到老師、同學、兩人的同事家裡借住。『別人家的女兒都是寵著,而我的女兒更像是散養。』

  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愧疚,任亞娟對女兒基本上有求必應。『誰見了都說我太慣孩子了,我說沒辦法,道理我都懂,但我真的做不到!』

  任亞娟告訴記者,李卓蔚長大後,也會通過筆記本識字、認字,偶爾也給爸媽留些小便條,卻從不在筆記本上亂涂亂畫。『女兒說,你們的本子我不動,不影響你們倆。』

   1872千米的回家路

  『忠,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調到西安二組當班長了。我很開心。現在咱倆可以齊肩並戰了。咱倆都要努力一下,看看誰先考上列車長。』

  『娟,這趟車出去吃飯,有人聊起你,對你贊賞有加,我打心眼裡高興,老婆,我還挺自豪的!』

  夫妻倆的工作相似,也更能理解彼此的感受。任亞娟說,自己從普通列車員,到列車長,再到車隊負責人,每一步都離不開丈夫的支持與鼓勵。

  巡檢貨架行李、車廂衛生、消防器材,應對各種突發事故……當列車長時,任亞娟和同事們一直不停地穿梭在各個車廂。即便是輪班制,夜裡休班時被折騰起來也是常有的事,遇到難纏的旅客,任亞娟都耐心地勸慰解答。

  『蘭州到北京西這趟車,全程運行1872千米,一來一回就是三天。我們兩個列車長輪班,每人每天要站12個小時,一天下來走個幾萬步再尋常不過,回到家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

  對於工作,任亞娟和丈夫都有著一根筋的態度,永遠把旅客擺在第一位。『家裡事情再多,也要先把工作上的事做完,再辦家裡的事。對方工作忙,我就把家務活兒全承擔了,一定不能讓他耽擱工作。』

  幾分鍾的站臺

  這幾天,一部短片《三分鍾》刷爆了朋友圈。短片中,即將上小學的兒子想念母親,便拜托姑姑,趁著母親的列車在站臺上短暫停留的3分鍾,見上一面。在任亞娟的印象中,一家三口有過無數次這樣的站臺短聚。『孩子小的時候,我倆就乘著火車停站的幾分鍾,把孩子帶到站臺交接給對方。』

  一次生日,任亞娟在站臺忙完後,即將搭乘前往北京的列車。遠遠的,任亞娟望見丈夫帶著女兒站在寒風中,女兒手裡提著蛋糕,凍得瑟瑟發抖。

  『與同事交接完工作,離開車已經沒幾分鍾了。我快步走過去,姑娘遠遠就喊,媽媽生日快樂!』任亞娟拿過蛋糕,匆忙蹲下來抱著女兒的臉親了一下,便轉頭上了火車。『當時好多同事看到這一幕都哭了,他們都說,你看咱這工作,真的太不容易!』

  去年情人節,任亞娟和丈夫都要跟車去往不同的地方。李卓蔚帶上精心挑選的對戒,一家三口相聚在蘭州火車站站臺,而這次相聚也只有短短的37分鍾……

  唯一的『全家福』

  在任亞娟家顯眼位置,有一張泛黃的照片,只簡單裱了框,相框被擦得乾淨透亮。這是一家人游長城時的照片,也是一家三口唯一的合影。

  『女兒上小學的時候,一直問我,媽媽,你一直跑北京,北京到底長什麼樣?』任亞娟便跟丈夫商量,趁著女兒考完初中,無論如何也要一起休個年假,帶她去北京玩一趟。

  『那是我們三人唯一一次一起旅游,在北京玩了五天。』回來的時候,任亞娟提議,一年到頭盡在鐵路上奔波了,也沒坐過飛機,這次咱們一家三口坐飛機吧,『於是我們就花了幾千塊錢奢侈了一把。』

  從北京回來,夫妻倆跟女兒許諾,明年帶她再出去玩一次,然而直到今天,這個承諾從未兌現過。

  女兒長這麼大,對她撒過多少次謊,承諾有多少次沒兌現,任亞娟早已數不清了。

  李卓蔚告訴記者,她報考乘務員,就是想看看爸媽到底在忙什麼,為什麼顧不上管自己。走上工作崗位,李卓蔚很快體會到了鐵路職工的艱辛,也逐漸開始理解父母。

  李卓蔚出的第一趟車,就遇到旅客把廁所堵了。『廁所故障不用就可以了,我當時完全可以不管它,可我就想,我爸我媽都能做到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行?!』李卓蔚戴著手套,拿著一個破方便面桶,一點一點把髒東西舀了出來,眼淚就在眼睛裡打轉。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時刻,但在21歲李卓蔚的印象裡,一家人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團聚過一回。任亞娟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一家人又不能一起過了。『雖然過年我們很少聚在一起,但想到自己服務的一車人都能高高興興地回家團圓,心裡就挺樂呵。』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