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疆喀什:把健康送到『最遠一家人』
2018-02-06 16:18:25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王雪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年輕的村醫吐遜古麗來到布熱比耶姆·依麻木家,動員她去喀什地區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衛生院做免費健康體檢。

  『不用了,我身體這麼健壯,乾嗎去體檢?』多次走訪後,46歲的布熱比耶姆纔不情願地去兩公裡外的鄉衛生院檢查。拿到自己患有膽囊炎、膽囊結石、高血壓的體檢結果後,她纔後悔『對身體大意了』。

  2016年9月,新疆啟動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城鄉居民每年可享受一次百元免費健康體檢,費用由政府財政承擔,截至2017年年底已完成兩輪全民體檢,兩年累計體檢3634萬人(次)。

  在喀什市,醫療惠民無人不知,一些群眾多年不體檢、有病不治小病拖沓、貧困群眾體檢難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提高了老百姓的疾病防控知識和重視健康保健的意識。這項惠民工程,真正把健康送到『最遠一家人』。

  依托信息化率先實現『檢錄同步』,形成疾病譜分析,定期隨訪服務病患,鄉鎮衛生系統標准化建設……一系列創新舉措讓喀什市成為新疆全民免費健康體檢進程中一個樣本。

  依托信息化喀什率先實現『檢錄同步』

  2017年年末,喀什市多來特巴格鄉的祖麗湖馬·阿布來提到喀什市第一體檢中心參加健康體檢,刷了身份證後,工作人員為她打印了一張體檢指引單,憑著這張單子,一個小時之內她就能完成全部體檢項目。

  就在2016年,由於采用紙質檔案,加上人多隊長,祖麗湖馬·阿布來提直到下午纔體檢完。

  穆塔力甫·肉孜是喀什市庫木代爾瓦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他回憶說:『2016年體檢季,醫務人員白天為社區居民體檢,晚上再將體檢數據錄入電腦,常常忙到深夜兩三點,第二天連軸轉,非常疲憊。』

  喀什市衛計委主任盛新萍說,由於臨床業務信息系統與電子健康檔案分屬不同平臺,只能采用紙質檔案登記體檢信息,體檢結果需人工補錄,不僅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還容易造成數據錄入不准確及重復體檢問題,體檢中發現的陽性指標(異常結果)也難以及時提醒和處理。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減輕基層醫務人員負擔,提高體檢效率,成為喀什市衛計委重點破解的難題。

  深圳市援疆乾部、喀什市衛計委副主任李宏濤耗時一個多月,終於將臨床業務信息系統與電子健康檔案系統之間的通道打通。通過『身份證讀卡器』和『條碼掃描槍』等輔助設備,在17個體檢點實現了檢錄同步,數據處理自動准確,大幅提高了體檢效率。

  『邊檢邊錄』避免了原來體檢時『人山紙海』,僅喀什市阿瓦提鄉衛生院2017年就節約了12萬元紙張費。

  一份珍貴的喀什城鄉疾病譜分析

  柔性援疆專家、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副主任醫師雷林將喀什市全民免費健康體檢留存的龐大數據,稱為『醫學研究的一座寶庫』。

  雷林協同喀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將喀什市2017年3月16日至12月8日期間接受免費健康體檢的54萬餘人中的陽性病例數據進行分析,形成了一份珍貴的喀什城鄉疾病譜。

  分析結果發現,影響喀什市居民最主要的疾病分別為齲齒、高血壓、膽結石、高脂血癥和視力不良。在分年齡統計結果中,0~6歲兒童主要健康問題為貧血和營養不良,7~14歲學生則表現為齲齒、視力不良、營養不良和肥胖,15~64歲成人健康問題是高血壓、高脂血癥、膽結石等,65歲以上老年人則是高血壓、膽結石、糖尿病。

  『慢性病最大的風險因素是並發癥,根據全國調查,老百姓對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病知曉率並不高,只有全民健康體檢的數據纔能最原始、最准確地形成一個地區的疾病譜分析。』雷林說。

  喀什市衛計委結合本地轄區內群眾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用藥習慣、水質及礦物質等各種因素之間的聯系,形成《喀什市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健康素養66條》,發揮疾病譜對居民多發病、慢病、地方病『防治寶典』的重要作用。

  定期隨訪服務病患

  祖麗湖馬·阿布來提參加免費健康體檢的同時,還自願簽訂了一份『知情同意書』,同意建立自己的健康檔案。檔案裡除了個人家庭基本情況,還包括周期性健康體檢記錄、日常門診及上門訪視記錄、慢性病隨訪記錄等。

  喀什市衛計委為了促使居民改善生活習慣、建設健康家庭,為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將急、慢性病患納入公共衛生服務系統進行管理,讓群眾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2017年9月,喀什市浩罕鄉希望小學12歲的麥迪努爾·依馬木艾山通過免費體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髒病。母親帶著小麥迪努爾復查時得知手術費需要3.5萬元,家裡兩頭牛賣了1.7萬元,仍湊不夠醫療費。一家人正發愁時,喀什市衛計委工作人員追蹤病情致電表示14歲以下少兒可免費做先心病手術。

  麥迪努爾只花了1000元就成功治愈。術後回家,村醫阿尼古麗每天為她換藥,直到現在,依然保持3天一次的護理頻率。

  浩罕鄉肖爾帕加村72歲的村民買買提伊明·艾則孜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以前身體一不舒服就往鄉衛生院跑,有時語言不通、看不懂藥品說明書也得跑一趟醫院。全民健康體檢檔案形成後,村醫根據鄉衛生院提供的全村陽性病例提供定期上門隨訪服務。

  『村醫每周都會來給我量血壓,告知日常注意事項,全民免費健康體檢給我帶來的便利太多了!』買買提伊明·艾則孜說。

  鄉村醫療衛生人員的『春天』來了

  27歲的維吾爾族姑娘斯麗米姑麗·阿如尼畢業於新疆醫科大學鄉村醫師專業,由於是定向生,畢業後她回到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衛生院工作。

  『我那時很羡慕留在大城市和大醫院的同學,想著如果能跟他們一樣多好。』但斯麗米姑麗·阿如尼漸漸明白,鄉鎮衛生院是農牧民看病的第一站,重要程度絕不亞於大醫院,想明白這點,她決定利用赴喀什人民醫院進行『全科醫生培訓』的機會努力多學習本領。

  一年半後,當她返回鄉衛生院工作時,發現『衛生院變化太大了』。

  為了做好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包括伯什克然木鄉衛生院在內,2016年、2017年兩年,喀什市新改擴12個市鄉全民體檢中心,均設服務臺、B超室、心電圖室、體格檢查、抽血室、尿檢室、化驗室等科室,市財政投資采購DR等大中型醫療設備400多臺套,努力打造集健康諮詢、健康體檢、健康乾預、計劃免疫、計劃生育於一體的多功能服務機構。

  不只硬件變了,喀什市衛計委主導的一系列改革探索正悄然改變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水平:36名乾部到基層院民漢嵌入式搭班子,市醫院13個科室包聯基層15個院的『五包』制度,各級醫師『三級下沈』機制,『小村醫撬動大醫改』行動,讓鄉村醫生更受尊重、待遇更穩定、晉昇有通道。

  從醫26年的伯什克然木鄉衛生院醫生買買提艾力·阿不力孜由衷地感嘆:『作為一名基層醫生,多年來我一直在摸索前行卻看不清方向,每次到大醫院我也很羡慕那裡的醫生,總覺得自己水平有限,連說話都沒有底氣。』

  『現在,鄉村醫療衛生人員的「春天」來了,我的自信也來了,政府對鄉鎮衛生院投入越來越大,配置和大醫院沒有差別,實踐鍛煉的機會特別多!』48歲的買買提艾力·阿不力孜說。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