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春運40年 我們離家越來越近
2018-02-05 15:29:27 來源:法制網  作者:張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廣州火車站的『溫馨小屋』裡,工作人員正在逗候車幼兒開心。

  從綠皮車到高鐵;從『一票難求』到『再也不用久久排隊』的互聯網購票;從緩慢的人工檢票到以秒計算的人臉識別;從車廂裡的水泄不通髒亂不堪,到乾淨整潔、無座乘客大量減少……這一系列變化就發生在春運40年間。

  變化還在繼續,有一點卻已可蓋棺定論:曾經被貼著『艱辛』『心酸』『不易』『受罪』標簽的春運記憶,正在離我們遠去。『運力供給更給力,運輸組織更高效,旅客體驗更美好,中國春運逐步進入了平安、有序、溫馨的新時代。』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歸家之路品出甜味

  有人說:『春運如同一貼五味雜陳的湯劑,讓我們品味了不一樣的歸程。』

  對於正在廣州站『溫馨小屋』裡候車的重慶姑娘小王來說,即將踏上的歸家之路是甜蜜的。與丈夫一起在廣州打工的她,已經一年多沒回家了。她懷裡抱著的胖娃娃睡得香甜,腮幫子鼓鼓囊囊,甚是可愛。

  2月3日,春運的第三天,提前3個多小時到火車站的她沒有在站前廣場受凍,也沒有在人頭攢動的候車室等候,而是被工作人員引導到了『溫馨小屋』——專門為春運准備,服務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的地方。

  春運回家的體驗越來越多地與輕松愉悅相連。就連有著『春運最難』之稱的購票之路,都在趨於順暢。

  被改革開放浪潮裹挾而來的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使廣州成了『春運之源頭』——『全國春運看廣州』,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短時間內數以萬計的人集中出行,加之彼時鐵路運力不足,一年一度的『大遷徙』讓廣州每年春運都有如臨大戰之感。

  在距離廣州火車站約3公裡的一座立交橋下,一位當地的老人告訴記者,『那些年排隊買票的都能排到這裡來』。

  如今,售票處再也看不到這樣壯觀的場景了。廣州站副站長黃妮說:『現在從廣州站出發的旅客中,有大約71%以上的乘客是通過互聯網購票的。』

  據黃妮介紹,今年春運期間,廣州站又新增了20臺自動售票機,加上原來的,共有81臺。

  當然,售票能力增加的背後,是中國鐵路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和運載能力的大幅提昇。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全國新增鐵路營運裡程2.94萬公裡,其中高鐵新增裡程1.57萬公裡;到2020年,全國高鐵營運裡程將達3萬公裡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免費回家愛心同行

  過去購票越難的群體,如今的春節回家於他們而言,反而越容易了。除了近些年來針對農民工等群體開放的團體購票,現在還有專門為特定群體開通的專列。

  2月1日,春運第一天的9時12分,3016次列車載著1606名武昌籍務工青年旅客緩緩駛出廣州火車站。這是2018年春運中,廣鐵集團開出的首趟『共青團號』愛心專列。當日12時08分,D204次作為首日開行的動車組愛心專列,從廣州南站始發,直達南寧東站。

  據了解,今年廣鐵集團將在春運期間開行4趟『共青團號』愛心專列,共搭乘4200餘名旅客免費回家。

  自2016年以來,廣鐵集團團委聯合團廣東省委、團貴州省委、團廣州市委及有關愛心企業連續3年在春運期間開展『共青團號』愛心專列活動,累計搭乘近1萬名在粵外務工人員與在校大學生踏上溫馨返鄉之旅。

  今年春運中,讓人暖心的還有面向『精准扶貧對象』『在粵大學生』『摩托大軍旅客』『城市建設者』等特定人群,開行包括『共青團號』在內的7趟不同路線的『愛心專列』,助力困難群眾『帶愛回家』。

  愛心,在回家路上無處不在。一進廣州站候車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038服務臺,隨時為來往的旅客提供服務,乘客還可提前通過電話預約服務。

  除了車站工作人員的愛心幫助,在廣州站裡還有隨處可見的志願者。黃妮說,原本車站裡有1100多名工作人員,春運期間又增加了1100多名志願者。

  上車得『福』下車准點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來,腿讓一下』,這樣的話語是否會讓你瞬間回到人潮湧動,空氣污濁,過道裡擠得連腳都沒地方擱的車廂。

  黃妮說,如今,除了高鐵、動車等原本就售賣無座票有限的車次外,慢車上的超員率也大為下降,現在基本上控制在50%左右。

  為了緩解旅客們的旅途疲勞,列車上由乘務員准備的各類游戲互動與節目表演也不斷上演。2月2日的G79列車上,記者就目睹了乘務組在2號車廂裡組織的一場名為『平安旅途,帶福回家』的活動,拿到『福』字的乘客們都很開心,覺得是個新春好兆頭。

  廣鐵集團副董事長方鐵壁告訴記者,春運的准點率大幅度提昇。以今年春運為例,廣州站目前的發車准點率為99.5%,到達准點率為99%。

  除了乘客乘車的舒適度以外,安全保障自然也是提昇旅客體驗的重要因素。

  廣州站保衛科科長朱海濱告訴記者,廣州鐵路警方今年加大了監控探頭部署措施,推出人機聯控、快速出警工作法,目前已安裝高清攝像頭1230個,可覆蓋廣州南站全部區域。為增加候車區域見警率,提高人機聯控、快速出警工作效率,廣州鐵路警方還新增配置單警巡邏車10臺,大大壓縮了出警時間。

  『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理應包含更安全更快捷更舒適的乘車需求。』廣鐵集團的負責人說。

  顯然,走過40年的春運,正在向滿足這一需求邁進。

  那些年,我們離家很遠,這樣的情景只停留在了歷史中;現在及將來,我們只會離家越來越近。

  □記者手記

  暖心的變化

  法制網記者張維

  穿過湧動的人潮,只為靠家更近一步。這就是春運,它總是讓人又愛又恨。作為一年一度『大遷徙』中的一員,從這次采訪開始,我就有著揮之不去的旅客角色『代入感』。正因如此,在采訪中我更願意從一名旅客的視角去觀察40年來春運中發生的變化,也更看重春運乘車體驗的提昇情況。

  曾幾何時,買票難、車上擠、車站髒亂差等現象,都是春運帶給人們的固化印象,也讓人們回家團聚的旅途增添了不小的阻力。而那些外出務工人員,很多年以來更易成為春運中最悲情的角色。他們無論是徹夜排隊仍然買不到回鄉的一張車票情形,還是在乘車途中抱著編織袋酣睡在過道中的場景,都讓臨近春節的喜慶氣氛平添了一絲酸楚的味道。

  在春運40年的變化中,如果上述一類問題得以緩解,如果外出務工人員的返鄉之路更順暢了,那是非常值得我們這些新聞記者關注的新氣象。身處廣州火車站——這一春運最大的客源車站采訪,讓我找到了些許答案。的確,走進新時代的我們,正在經歷和見證著越來越暖心的變化。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