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領航新征程】長三角新動能發展強勁
2018-01-31 17:34: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日前公布的區域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長三角兩省一市(江蘇、浙江、上海)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呈現出『老底子』愈加夯實、新動能強勁發展特征,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

  『老樹』發新芽

  位於無錫東港鎮的紅豆熱電廠,原有的兩臺鍋爐是2004年建設的,熱效率較低且不能適應熱負荷增長需求。2017年,該廠淘汰了原來的兩臺舊鍋爐,改建高溫高壓的流化床鍋爐,改造後每年可減少5000噸標煤。

  江蘇火電發電量、鋼鐵、水泥產量均居全國前三,化學纖維產量佔全國的30%,煤炭消費總量位居全國前列。面對環境容量超載、環境負擔過重的客觀現實,『壓鋼減化』是必然選擇。

  積極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長三角地區傳統產能提昇正在轟轟烈烈進行中。此前,杭州鋼鐵集團堅定推進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用150天時間全面安全關停了杭鋼半山鋼鐵基地,平穩分流安置1.2萬人,成為去產能的范例。

  去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淘汰產能、提昇傳統產業效果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壓減鋼鐵產能634萬噸、煤炭產能18萬噸、水泥產能510萬噸。浙江和上海傳統產業也取得了良好發展,浙江紡織、服裝、化工等十大傳統產業利潤總額增長23.2%,上海工業生產則呈現2011年以來最快增速。

  量優質更佳

  如何培育新興產業全面振興實體經濟?浙江正加快實現擁抱數字化、智能化的步伐。組建之江實驗室、成立省級人工智能發展專家委員會,在人工智能、量子通訊、數字創意等領域布局了一大批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重量級產業,不斷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

  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結合也在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浙江臺州智能馬桶蓋制造已形成了產業集群,越來越多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進一步融入智能馬桶蓋制造中,2017年前3季度銷售份額佔據國內市場60%以上。

  2017年,長三角地區新經濟蓬勃發展。據統計,新經濟對浙江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達37.1%,江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分別提高到42.7%和31%。上海201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同比增長7.3%,新能源汽車產業更是增長42.6%。

  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現代服務業也是上海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顯示,包括研發設計、文化創意、信息技術、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在內的現代服務業,近幾年在上海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與先進制造業遙相呼應。

  優化營商環境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優的營商環境,這在長三角已成為共識。上海市提出,上海加快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核心就是深化政府的『放管服』改革。

  以上海浦東新區率先試點的『證照分離』為例,目前已梳理出548項企業市場准入審批事項。除了國家規定的事項,市區兩級的許可審批,都要按取消、備案等方式進行改革。

  浙江正在以『最多跑一次』為引領撬動全面深化改革。目前,浙江『最多跑一次』已覆蓋80%的權力事項、『零上門及一次辦結』比例高達82.6%,群眾對『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給予滿意、比較滿意評價的比例接近90%。

  浙江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卓勇良說,浙江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行政審批事項改革的一個裡程碑事件,真正體現了浙江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從源頭上提昇經濟社會運行效率的堅強決心,為該省經濟發展營造了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據新華社杭州電 記者商意盈、何欣榮、劉巍巍)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