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必看乾貨:2017年謠言備忘錄
2018-01-30 16:35:0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4.棉花肉松搜索次數3536萬事件新聞熱度★★★★

  【傳聞】類似『肉松餅裡裝棉花』的視頻有多個版本。拍攝的所謂『檢測方法』也基本相同,都是將肉松泡水後形成白色絮狀物,然後用撕扯或試圖點燃等方法來證明這是『棉花』。視頻當事人還言之鑿鑿:這麼多年人們吃的都是『棉花肉松餅』。

  【真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微信公眾號上對『棉花肉松餅』視頻進行了闢謠,稱肉松和棉花的成分不同,口感也有很大的差異,用棉花冒充肉松幾乎沒有可能。

  肉松的本質是肌肉纖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放入嘴裡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口感松軟;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雖然看上去也很松軟,但放入口中是嚼不爛的。如果真有商家將棉花冒充肉松,很容易就會被識破。

  食物中本來就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可燃物,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肯定是可以被點燃的,並且會產生一種焦糊味。而棉花雖然也可以點燃,但因為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所以不會有焦糊味。因此,如果真的想確定是不是真肉松,可以將其點燃,聞一下有沒有焦糊味。

  【套路】無論是粉絲、肉松,還是烤冷面的面皮,關於它們的謠言,總是用『火燒』驗證。粉絲燒著了,謠言就說它是塑料;肉松燒著了,謠言說它是棉花;烤冷面的面皮難燒著,謠言就說它是化學物質。謠言本身就是雙重標准的,還請大家保持理智。

  15. SB250、SK5、CTC5、bp5等臆造病毒搜索次數890萬事件新聞熱度★★★

  【傳聞】A地B醫院,C日D時,E名患者感染某某病毒死亡,最大的F歲,最小的G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H媒體已經播出!近日不要吃I食品、J水果,目前K地已經L人感染!請轉發給你關心的人!請群發!珍愛生命,遠離病毒!

  【真相】把以上『傳聞』中的字母全去掉,就是一個通用的病毒謠言『模板』。這些SB250、SK5、CTC5、bp5等等莫名其妙的病毒名根本不存在。因為某個病毒不能吃食品、水果更是缺乏依據。

  【套路】這些『病毒謠言』像病毒分裂般在網上迅速蔓延,雖說漏洞百出,可是『寧可信其有』的網民常常不加辨別隨手轉發,引發社會恐慌。除了這些根本不存在病毒謠言外,還有假借已知病毒如H7N9等編造的謠言,隱蔽性更強。還請大家以衛生部門官方通報為准。

  【別信別傳這些『變異』的病毒謠言!】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