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閑官另類"吃空餉":奇葩"官場邏輯"損害基層政治生態
2018-01-28 20:21:09 來源:半月談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些領導乾部因身體、年齡、崗位、壓力等原因,實職改虛職『退居二線』。

  部分『退二線』的基層領導乾部長期處於離線狀態:有的不上班嚴重脫崗成常態,有的未經組織批准擅自出國旅游,還有的穿起休閑運動服『帶薪居家養老』。

  半月談記者采訪了解到,『退二線』乾部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西部許多縣直機關的科級領導乾部隊伍中,『退二線』的乾部大約佔總數的30%,有的縣比例甚至更高。這一群體的思想和作為,將影響整個乾部群體的作風。

  閑官逍遙脫崗,另類『吃空餉』管不了

  廣西某縣教育局副局長,實職改虛職當主任科員後,長期滯留北京,除必須參加的活動外,其他事情從不回來。一些必須簽字的文件長期堆積後,等他回來再統一簽字。『他以治病為借口前往北京,實際上與在京工作的兒子在一起。』當地紀檢人士說,紀檢機關調查他的出行記錄,在外逗留有據可查的時間長達100多天。

  在西部某深度貧困縣,縣扶貧辦主任深感責任壓力大,主動申請實職改虛職,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長期待在農村老家。同事偶爾在單位看見他,他身著運動裝,一派休閑運動范兒,這與當地乾部脫貧攻堅的繁忙形成鮮明對比。

  『自局長改任主任科員後,很少來單位上班。除了非參加不可的會議外,平日連他的影子都看不到。』某沿海城市畜牧水產局工作人員告訴半月談記者,2年前,局長因崗位需要『退居二線』,局裡安排他在休漁期進行漁船巡查,但他幾乎從沒巡查過。

  單位不到10個在編職工,每人都承擔相應任務和職責,這位主任科員的辦公室卻長期唱著『空城計』,任務被分攤到其他同事身上。當地紀檢乾部告訴記者,紀檢機關調查這名乾部出行記錄發現,他時常滯留在外10多天不歸。

  這樣長期『離線』的非領導崗位的乾部不在少數,『佔編不謀事、在編不在崗』已成人人皆知的潛規則。一名縣區紀委書記告訴記者,此前他們立案查處了一批非領導職務的乾部,這些乾部遲到早退成常態,有的人一門心思投入第二職業,安排的會議不開、工作不做;有的人甚至未經組織批准擅自出國旅游。

  『別看他們長期不乾活,但績效工資是我們的好幾倍。』一名基層乾部說,績效工資大多以行政級別標准分配,這些長期『離線』的乾部績效獎比普通職工高不少。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有的人也學著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許多調研員、主任科員長期不在崗,幾乎在『帶薪養老』,獎金還不少,對這種另類『吃空餉』現象,就是管不了,許多人深感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奇葩『官場邏輯』損害基層政治生態

  『不乾事』背後存在荒唐『官場邏輯』。

  一名『退二線』的主任科員說,

  如果他在單位出現過多,或者在工作領域過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容易被認為是『出風頭』。

  遇上工作不得力、不到位情況,現任局長不好反駁、不好批評,他在單位反而容易讓現任領導乾部『不自在』。

  『這些乾部以前大多都是職能部門的「一把手」,現在的「一把手」長期是他們屬下,根本不敢管,縣委、縣政府由於不直接管理,對這類乾部的具體到崗情況沒法實時掌握,因此出現「單位管不了,上級管不到」的怪象。』一位局長坦言。

  同時,『卸下擔子就混日子』的倦怠心態普遍存在。不少『退二線』乾部已年過五旬,且遠離了核心工作崗位,昇遷沒有奔頭,因此不想上班時就不到崗,過一天算一天。從前自己很辛苦,如今『享清福』也理所應當。

  加強制度管理,消除從嚴治黨盲區

  『二線』乾部的『退』既是『自己的事』,也是『組織的事』,對這一群體管理不好、使用不當的話,既會造成黨政人纔資源閑置,又會影響黨員乾部的社會形象。

  『退二線』乾部長期脫崗是潛規則,不少市縣主要領導乾部認為加強管理『退二線』乾部會『捅馬蜂窩』。根除這一現象,必須通過教育引導,使『退二線』乾部卸掉思想包袱,鼓勵他們放開手腳、繼續乾事創業。

  許多『退二線』乾部曾任重要領導職務,經驗多、門路廣。專家建議,應發揮好他們的『傳幫帶』作用,讓他們在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復旦大學廉政與反腐敗中心主任李輝認為,對『退二線』的乾部日常管理不能松懈,年終績效考評不能流於形式。

  應嚴格制度管理,明確和細化他們的工作職責,確保按時到崗上班、盡心履行職責。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謹防『退二線』乾部群體成為治理盲區。(記者:夏軍)

責任編輯:王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