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這塊標語牌在航天員大隊矗立了20年,這8個字早已深深銘刻在每一名航天員的心中,始終激勵著他們繼續奮斗,不斷用一個又一個『第一次』書寫祖國榮耀。
2008年9月27日16時30分許,是翟志剛打開飛船艙門,開始太空行走的計劃時間。一切准備就緒,不料,意外卻發生了:當他開啟艙門時,艙門絲毫沒有反應。此時,飛船即將飛出測控區,若打不開艙門,出艙活動就要延遲。
翟志剛和劉伯明、景海鵬迅即啟動預案,用輔助工具連續撬了3次,終於打開了中國人信步蒼穹的大門。就在此時,『意外』接踵而至:軌道艙突然響起火災語音預警,並不斷重復。
危急時刻,翟志剛和劉伯明二人四目相對,他們都從對方堅毅的眼神中感受到了強大的力量。翟志剛堅定地說,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事情,完成任務是首要選擇。經過商議,二人臨時改變出艙程序。16時43分許,身著『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揮動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向地面報告:『神舟七號報告: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
飛離地球越遠,心與祖國貼得越近。每次飛臨祖國上空,航天員們的心跳都會加速,會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國的版圖,情不自禁地隔著舷窗觸摸她、擁抱她,每次都會熱淚盈眶。
景海鵬第三次飛天前,很多人問他,你已經功成名就了,也是快50歲的人了,還要去飛嗎?還要再去冒險嗎?景海鵬說,我是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人生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所有這一切,都是黨和國家教育培養的結果,我沒有別的方式來回報,只想盡我最大的可能多乾幾年、多飛幾次!
無悔的選擇
吳傑、李慶龍、陳全、趙傳東、潘佔春是我國首批航天員。十幾年前,當黨和人民需要時,他們懷揣飛天夢想,經過層層選拔從四面八方集聚北京。十幾年來,他們一心只為飛天,一次次接受祖國挑選,一次次與飛天失之交臂,有的曾3次入選梯隊,有的至今不為人知。如今,他們因超過黃金飛行期,再也沒有機會為祖國出征太空,但他們像當年毫不猶豫地參加選拔一樣,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退出現役航天員隊伍。
撫摸著航天員紀念章,已年過半百的他們,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這其中有不捨,是一名航天員對飛天夢想的不捨,但更多的是愧疚,一名軍人對未能履行為祖國出征誓言的愧疚。『他們的等待與神舟飛天的輝煌一起,構成了中國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頁。』中國航天員中心黨委書記李新科說。
航天員鄧清明,是目前航天員大隊唯一沒有執行過飛天任務的首批現役航天員。20年來,他2次入選備份乘組,2次與飛天失之交臂。神十一任務發射前一天,總指揮部會議最終決定由景海鵬和陳冬執行任務,鄧清明作為備份。
又一次失去飛天的機會,又一次止步於發射塔前,鄧清明的心情十分復雜。『當時,景海鵬和陳冬表達了決心,我也應該說幾句。千言萬語卻只化作了一個簡單的動作,我轉身面向海鵬,緊緊地抱住他,發自肺腑地說了句:『「海鵬,祝賀你!」』那一刻,問天閣大廳靜得出奇。那一個擁抱長達兩分鍾,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每一名航天員都具備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資格,由於受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不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飛天,只能按照綜評成績排名確定主備份人選。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成績相差很小,小到一兩分,甚至僅僅零點幾分。
多年來,在航天員中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戰友飛就是自己在飛!因為在這樣一個備受關注的歷史偉業中,最重要的是任務成不成,而不是誰上沒上。在航天員大隊,個人的榮辱得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