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人,心裡難受"
在王俊老人20多年的守墓生涯中,老伴兒孫廣英一直陪在他身邊。"人想人,心裡難受。"對於王俊的心情,83歲的孫廣英感同身受,她理解他,更心疼他。
孫廣英回憶,住在烈士墓旁的一段時間,她經常看著老伴兒一個人靜靜地坐著,時不時地還會自言自語。"有一次,我半夜醒了找不著他,衝出去到處找,看見他從烈士墓旁邊走出來……還有一次,他不小心跌倒,膝蓋受傷了,在床上躺了一個月纔見好。"孫廣英說,每每想起老伴兒為守墓所受的苦,她就心疼得想哭。老人說著說著,便開始抹眼淚。
"一開始不知道他是義務守墓"
大興溝村村書記孫建波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還在上學時,王俊老人就開始在大興溝烈士陵園為烈士們守陵。"每年清明節,周邊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掃墓,他會給學生們講一些戰斗的故事,告訴孩子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讓孩子們要好好學習。"
孫建波說,在當大興溝村書記之前,他一度認為守墓是王俊的工作。直到當了書記,跟老人聊天後纔知道,王俊做這些完全是義務的,守墓多年從沒向政府和民政部門要過一分錢,平時的生活開支也都是自己掏的腰包,"只有一次,他開口向村裡借過一次修剪樹木的工具,我讓村裡專門買了一把鋸子和修樹用的剪刀給他。"
跟孫建波一樣,村裡的村民一開始也不知道王俊是在義務守墓。"村裡人談起這件事都很佩服他。"孫建波說。
烈士陵園修葺一新,成為德育基地
從烈士陵園搬回家後,王俊夫婦和兒子、兒媳一起,住在老舊的自建樓房裡,距離陵園大約二裡路。王俊還是忍不住每天要去烈士陵園。有時候,早晨8點,兒子、兒媳上班之前,會騎電動車載著他到烈士陵園去;有時候,他吃過飯會自己走過去,打掃過衛生後,一個人圍著烈士的墳塋轉好幾圈,然後坐在臺階上久久凝視著紀念碑……
現在,大興溝烈士陵園被修葺得煥然一新,圓形的烈士墳墓前豎起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的兩側,一邊是幾百棵蒼翠的柏樹,一邊是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陳列室的牆壁上懸掛著犧牲烈士的遺像和生平介紹,以及關於大興溝戰斗的歷史資料,展廳裡還存放著當年縣大隊用過的部分武器的復制品。
灌雲縣將大興溝烈士陵園作為德育基地,多次組織全縣中小學生、機關乾部來此祭奠、學習,還請王俊老人給孩子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