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中國夢實踐者]王傳喜治村記
2018-01-22 15:58:4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管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玩土』

  舊村改造騰出500餘畝地;

  依法、自願、有償,流轉了全村2600畝土地;

  從毗鄰的5個村,流轉土地7000餘畝。

  ——代村,1萬餘畝土地,由村集體統一經營。

  『玩龍玩虎不如玩土』,王傳喜念好了土地經。

  多少人看上這片土地?

  送禮的扛來200萬元,想要塊地,上個項目。

  是一個污染項目,堅決不能上,王傳喜讓人家把錢扛走。

  他大大小小推辭了上百宗污染項目:『不能做貽害子孫後代的事!』

  各種關系打來招呼,想買塊地開發房地產,王傳喜堅決不賣。

  南水北調,為防止污水流入,要建污水處理廠,需要代村的70畝地,王傳喜二話沒說,馬上答應:『這是國家工程,要服從大局。』

  如何做好土地文章?

  王傳喜特別用心。

  土生萬物,還是從這裡下手。建設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這是全國首家被命名為國家農業公園、規模最大的生態農業旅游莊園。現已累計完成投資7.6億元。

  記者走進農業公園,錦繡蘭陵、華夏菜園、沂蒙山農耕博物館、荷蘭風情園、百果園……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走到一個地方,精美的彩條,絲絲縷縷垂下,這是哪位能工巧匠織成的如此美妙的簾子?

  工作人員說:『這是錦屏藤的氣根,是天然的垂簾,我們稱為「一簾幽夢」!』

  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園區。

  這個農業公園,每年僅門票收入就3000多萬元。

   『吃城』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代村既不靠山,也不靠海,但代村靠城,王傳喜『吃城』有方。

  代村商貿物流城建於2010年,佔地面積800餘畝,入住商戶1500餘家,租金年收入3000餘萬元人民幣。

  代村商貿城、農業公園內的商鋪以優惠的政策首先安排本村村民經營。目前全村經商戶已達到512戶,戶均年收入達到了30萬元。

  多年來,代村選擇了一條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堅持集體與個人同步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通過集體分紅、補助等形式惠及每一個人。

  2017年全村各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2萬元,在全縣率先實現了全面小康。

  代村先後榮獲『中國美麗鄉村』『中國最美村鎮』等稱號。王傳喜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殊榮,2017年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幸福之光

  『綠樹掩映小洋樓,空氣清新人長壽,使用沼氣新能源,文明衛生又方便,條條大路通家園,鄉村勝似城裡面。』這個在代村很流傳的順口溜,道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2015年,代村在沒有佔用一寸耕地建房子的情況下完成了整村舊村改造,並且還騰出來幾百畝建設用地,實現了零佔地、零違章、零投訴。代村完成了舊村改造30萬平方米,新建住宅樓65棟,小學、幼兒園、衛生院、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文化廣場一應俱全。

  在代村,60歲以上老年人分年齡段、按月享受『老年優待金』;60歲以上老人住進村集體提供基本生活設施的『老年公寓』。

  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院門口寫著『幸福家園』的老年公寓,走進1號樓1單元,敲開101室的門。李學全領著記者參觀這60多平方米的住房,村裡把床、桌、冰箱、爐灶……准備得齊全,提個包來住就行。他說:『平時練練書法,看看書報,過得很幸福!』

  村裡每年舉辦『十星級文明戶』『美在農家』『好媳婦、好婆婆』評選和獎勵活動,使家庭美德之花競相開放。

  村裡破除辦理『紅白』事的陳規陋習,社區黨委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黨員乾部帶頭作表率,堅持『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代村,吹動著文明新風!

  『打鐵還得自身硬』

  王傳喜辦公室的書櫥裡擺著200多本筆記本,這是他的工作日記,上任以來每一天的主要事情,他都寫了下來。

  在辦公桌右邊的櫃子上放著半包餅乾。秘書劉聰說:『王書記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我買了餅乾放這裡,他餓了就吃點。』

  由這半包餅乾,讓記者想起張德華講的故事。他是蘭陵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退休後幫著辦《新代村》報。他說:『王書記特別愛學習,特別能拼命!每天都乾十六七個小時,他的時間按分鍾算。』

  2017年6月19日下午5點多,王傳喜來到張德華工作室。兩人交流了一會,張德華出去上洗手間。王傳喜看到紙盒裡有餅乾,就拿起來吃。張德華回到房間,忙說:『那不能吃了,過期了,還是半年前,小外孫女來玩時吃剩的。』王傳喜應道:『我從昨天晚上忙到現在還沒吃飯,有點頭暈、胃疼。』張德華說起這件往事,用手抹去眼角的淚。

  這是朋友的淚,還有母親的淚。

  老年公寓,經常有孩子去看望父母。有的老人見了王傳喜的母親就問:『怎麼不見傳喜來看爹娘?』王傳喜的母親為給兒面子,就說謊:『俺兒忙,都是晚上來,您沒看到。』

  有一次,王傳喜到了父母家。母親問:『你多長時間沒來了?』他喊了聲:『娘……』想說什麼,還沒說出來,淚水就掉了下來。母親也不住地流眼淚……

  王傳喜的父親對記者說:『我騎著三輪電瓶車出去買東西,傳喜的娘就囑咐:「千萬注意安全,咱可得好好的,別給孩子添心事。」』

  還有妻子的淚。

  王傳喜顧不上家,妻子劉會芳辛苦操勞。

  記者讓她談談眼中的丈夫,她低下頭,只是一個勁地流淚,說不出話來……

  還有妹妹的淚。

  『有一次,我到哥哥家,他吃完飯,坐到沙發上……』她邊說,邊不時用紙巾擦淚,『我去刷碗筷,刷完回來,看到哥哥在沙發上就睡著了……哥哥整天太累了!』

  妹妹王傳麗舉了個例子。村裡有個工程,人們報名,我丈夫李峰昌是乾工程的也報了名。報名的多出一組,得通過抓鬮減去一組。哥哥想,一旦抓空的是別人,人家可能就會想到是照顧了妹夫。他把峰昌喊出去說:『你別乾了,免得讓人說閑話。』『好的,哥,聽您的。』

  王傳麗說:『哥哥常對家人講,不要想著沾光,有個好名聲就是沾光!』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